百益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共同富裕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调查报告 >

2023mpacc开题报告(五篇)(完整)

时间:2023-05-20 16:06: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mpacc开题报告(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mpacc开题报告(五篇)(完整)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mpacc开题报告篇一

题目兴隆小区现代简约家居设计

院(系)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班级08装潢2班

学号08zh0

2姓名李宗阳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

题目 兴隆小区现代简约家居设计

院(系)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班 级 08装潢2班

学 号 08zh02

姓 名 李宗阳

指导教师及职称 孙文科

填写日期 2011 年 3月 1 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兴隆小区现代简约家居设计

选题背景、意义

背景:1.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随之在逐渐变大。为了缓解人们的压力现代简约家居设计也就随之诞生了。现代简约家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横向维度来看,现代简约风格的设计,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展开和完成的,因而反映着它特有的价值和审美观念,体现出现代的文化风貌。从纵向维度来看,现代的室内空间设计是与现代的生产力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设计形式来自文化,人们按照丰富的经验(历史与传统)加工着有关存在的一切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历史的设计就是设计的历史。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尽管有些现代设计师,尤其是那些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时时声称要抛弃任何传统,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但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即使最“反传统”的设计师,也必须以“传统”作为反面的参照物来定义与演绎自己的思维。设计从来就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均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每一位室内设计师。

意义:简洁和实用是现代风格的基本特点。现代格已经大行其道几年了,仍然保持很猛的势头,这是因为人们装修时总希望在经济、实用、舒适的同时,体现一定的文化社会生活的精致与个性,符合现代人人的生活品位。正是现代简约风格这些特点让人们缓解了生活和工作的种种压力。

基本

内容

1、设计说明

2、cad图(平面图、天花吊顶图、地面铺装图、立面图、三视图、节点图)

3、三维效果图(**、**、**、**)

4、小册子制作、封面制作等

5、展板制作

提交形式:毕业设计作品(含电子光盘、毕业设计作品集、展板)

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现代简约家居设计中既要注重功能又要注重美观。让人们在自己的家中能彻底释放压力,充分享受轻松舒适的生活。

难点:简约不等于简单,它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经过创新得出的设计和思路的延展,不是简单的“堆砌”和平淡的“摆放”。

设计路线、方案

装饰要素:金属灯罩、璃灯+高纯度色彩+线条简洁的家具、位的软装。

金属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体现简约风格最有力的手段。各种不同造型的金属灯,都是现代简约派的代表产品。

空间简约:就要跳跃出来。苹果绿、蓝、红、黄等高纯度色彩大量运用,大胆而灵活,不单是对简约风格的遵循,也是个性的展示。

强调线性设计,线条简约流畅,彩对比强烈,这是现代风格家具的特点。此外大量使用钢化玻璃、锈钢等新型材料作为辅材,也是现代风格家具的常见的装饰手法,给人带来前卫、受拘束的感觉。由于线条简单、饰元素少,现代风格家具需要完美的软装配合,才能显示出美感。例如沙发需要靠垫、桌需要桌布、需要窗帘和床单陪衬,软装到位是现代风格家具装饰的关键。

计划

进度

3月1日之前

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指导老师审查,交流意见;

3月1日-4月1日

初步完成毕业设计,并提交指导老师审查,交流意见,进行修改;

4月1日-4月20日

结合指导老师意见进行修改,并完成最终设计;

4月20日-5月5日

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实习报告书等,并打印装订完毕。

参考

文献

芭珂丽室内设计师专用调色搭配手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康海飞室内设计资料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郑曙旸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指导老师意见

(对本选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系部

意见

系部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mpacc开题报告篇二

一、论文题目及关键词

(一)题目

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影响研究

(二)关键词

公务员绩效考核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制度建设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文主要对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导向作用、影响程度进行研究;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现状,对其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二)核心概念界定

公务员是指代表国家从事社会事务管理、行使国家主权、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公务员绩效考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律规定权限,依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所属公务员的工作成绩、能力、态度等进行的考核和评价的活动。

绩效,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包含有成绩和效益的意思,它最早用于投资项目管理方面,后来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又有广泛应用。政府部门在微观层面的绩效可分为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个人绩效包括个人的工作表现,工作成绩,工作态度,以及专业知识,熟练程度等。组织绩效是以特定的政府机构或公共部门为关注对象,体现为这些单位的工作成就或效果,具体以效率、效益、服务质量等来衡量。

绩效考核,是指某个机构为了实现管理或经营目的,运用一定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人员完成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作出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考察和判断的过程,它是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公共服务,是相关机构或个人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劳务和服务行为的总称。其行为的主体内涵广泛,可以是政府机构、自然人、私人企业、非营利组织等。本文将仅限以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指政府运用其所管理或占有的社会公共资源,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劳务和服务行为的职责,“公共性”和“广泛性”是其的显著特点。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最初是为社会共同生活所必须、但是私人或者民事机构客观能力上不能提供,或者经济效率上不以提供的服务事项;
后来随着社会矛盾、社会需求和社会正义观念的变化,原属于私人领域的事项开始逐步转入公共领域,政府遂随之承担起组织、支持、帮助或者直接提供的职责。

(三)研究意义

在行政改革实践中,绩效考核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机制、技术和工具,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激发公务员工作热忱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公民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政府的根本职责,亦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最终目标。公务员作为政府职能的执行者,在很多时候和场合就是政府的化身,其一言一行,在普通公民看来,就天然的代表了政府。因此,公务员执行政府职能的能力、水平、成果以及效率,对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公务员绩效考核作为一项有用的管理措施,向来在公共行政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在西方,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政府成本意识的强化和公民监督意识的加强,公务员绩效考核更是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活动而蓬勃展开。而在中国,随着政府目标责任制的推行,政府公务员绩效考核问题也开始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通过对公务员绩效考核与实现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二者间的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影响程度的研究,并由此找到改进的途径和方式,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机制,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公共行政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我国公务员考核现状

1、考核内容和指标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标志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建立。谢亚红(2001)认为考核标准笼统模糊。公务员的考核标准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是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其中以工作实绩为考核重点。而现行的考核标准却无视这些差别,笼统地以德能勤绩的标准来要求,其结果只能是千篇一律,使得考核难以起到应起的作用。朱玉知、乐治洲(2004)也认为考核指标过于笼统。一般说来,考核制度应以职位分类为基础,不同部门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公务员应制定不同考核指标体系,以全面、具体的反映公务员在工作中的各方面表现。而现行的考核标准将考核内容分为“德、能、勤、绩、廉”五个部分,考核标准也只是定性地作了些说明,但许多单位即以此作为考核依据,考核内容大体相同,没有体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公务员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一方面缺乏评价实绩的客观标准,从而使注重实绩这一考核原则变得模糊;
另一方面,公务员的考核仍以定性的居多,而定量的太少,政治性评价的作用仍很大,这样就给划分等次带来很大的困难。

2、考核方法

祝建兵、王春光(2003)认为公务员考核方法简单和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领导考核,轻视群众考核。二是重视年度考核,轻视平时考核。三是重视定性考核、轻视定量考核。顾茜茜(2008)认为考核方法不够灵活。平时考核较少。虽然《公务员法》规定以平时考核为基础,但平时考核具有时间长,内容繁琐的特点,因此平时考核形同虚设。其次,定量考核较少。宏观抽象的考核较多,体现不同职位特点的分类型、分层次的考核指标较少。再次,动态考核较少。缺少实地跟踪的动态考核,使考核者对拟提拔的国家公务员各方面情况的掌握及最终的评价不够全面、缺乏深度。

3、考核特征

姜晓萍(2005)认为一是考核的法定性。指对公务员的考核必须以国家公务员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由法定考核主体依法定程序考核。二是考核标准的多样化。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宗旨与私营组织的目标有本质不同,公共部门的宗旨是维护公共秩序、促进公共福利,其绩效往往承担政治统治、经济效益、社会公正、道德教化等多重责任,也导致了公务员绩效考核标准的多样性。三是考核过程的社会参与性。公共部门与公众有天然的密切联系,并时刻与公共保持互动,故公务员的绩效考核不能回避公众的参与。四是考核的公开性。虽然公务员考核仅仅是行政机关内部管理行为,但政府行为的公共性以及透明政府的理念推动了考核向社会大众的公开化。

(二)关于我国公务员考核存在的问题

1、考核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安全

顾茜茜(2008)认为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推行了十多年,虽然出在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考核制度不完善,考核体系不健全仍是现存的主要问题之一。相比于日本的法规,中国的《公务员法》显得单薄。

2、考核意识单薄

张宏伟,陈然然(2009)认为,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目的不明确。认为考核是上面的事。

3、考核主体设置不合理

秦立春(2002)认为,目前公务员考核主体责任不清、失职失误无法追究。以至于在考核实践中,一些考核客体客体(被考核者)未履行岗位职责或有严重问题的仍然在考核中轻松过关,考核主体或碍于情面、做好人,或与考核客体有私交,于是在考核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公务员管理的一个重要把关环节变得没有实际意义。罗章、何家利(2002)提出,事实上考核人员的素质也会影响到考核结果的质量。如果考核者仍仅仅是凭借经验、习惯乃至直觉实施考核,其结果就难免为个人好恶所左右,犯下“推己及人”的错误,无法实现考核结果所要的公正、客观,也降低了考核的整体效果。樊宏、戴良铁(2004)认为,公共部门进行绩效考核时,大多数由上级公务员对领导进行考核和评估。这种考核方式由于信息面较窄,难以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提出,目前公务员考核在考核对象错位问题。另外,只重视对公务员绩效的考核,忽视对部门绩效的考核,致使公务员各自为政,削弱部门团队合作精神,影响部门工作效率和对外服务质量。

4、考核等级评定缺乏层次性

对不同职级干部的评价上下一般粗,职责和权力不清,制约了考核工作激励作用的发挥。考核结果干部的使用存在脱节现象。虽然人事部2000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意见》,将考核等次由原来的三个增加为四个,即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但仍然偏少,考核评价结果布不甚理想。周晓玮(2003)亦认为考核等次偏少,仅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给实际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由于考核制度中规定优秀比例不能超过15%,而真正不称职的也只是极个别的公务员,所以大多数公务员都集中在称职这一等次上。

5、考核程序流于形式

顾茜茜(2008)认为虽然《公务员法》规定“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先有本人按照职位职责和有关要求进行总结,主管领导听取群众意见后,提出考核等次意见,由本机关负责人或授权的考核委员会确定考核等次”。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单位为“图方便”,往往省略这些程序。宋晨(2008)认为公务员考核程序流于形式,民主化、公开化程度不高。

(三)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对策

1、明确考核目的,转变考核理念

孔杰(2010)认为,应当准确定位目标,设定合理、科学、灵活的目标管理体系,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从而通过公务员的工作能力。

2、建立公务员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

朱玉知、乐治洲(2004)认为,建立具体化的考核指标体系。不同部门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公务员应制定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确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应从以下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考核指标设立应实事求是,能予以量化的,均应数量化表示,不能地采用描述表示。刘晓辉、王红艳(2004)提出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考核国家公务员。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应根据公务员不同类型、层次的职位要求,参照其他国家记分考核的办法,将德、能、勤、绩、廉几个指标都进行量化、分解为若干要素,并赋予一定的分值个权数,然后确定不同类别、层次职务各要素的登记标准和分数线,汇总合计即得出某一职位的公务员的分数,对照相应的等级标准,既可得出被考核人的等级。

3、增加公务员考核结果的等次

林金奕,徐晓丹(2007)认为,应借鉴国外公务员考核经验,将公务员考核结果的等次分成五级或七级,并规定出每个等级的考核标准、各级人员的比例以及应享有的待遇。

4、以职位分类为基础建立分类考核制度

顾茜茜(2008)认为,职位分类是科学考核的前提。职位分类是将适合分类的各种职位,按照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和所需要人员的任职资格条件而进行的职位类别和等级系列的划分。职位分类有助于克服人事考核、奖惩、培训中的主观臆断性。

5、积极探索具有开放性的考核制度

解亚红(2001)认为,政府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它的开放性,作为政府管理的一环,公务员的考核管理应具有开放性、广泛吸收社会力量的参与。开放的考核制度首先应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通过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法了解他们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其次,应吸收专门的评估机构和有关专家参与,以保证考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同时,部门也应根据整体的目标和任务的分解对公务员个人进行考核。这种考核的开放性和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必然会使考核在公务员队伍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姜晓萍、马凯利(2005)实行公开考核是建立民主考核评价机制的前提条件,要做到公开考核首先要在制度建设上建立公示、告知制度。

6、采用现代考核手段

考核任务的繁重、复杂使得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心理学等手段进行公务员绩效考核变得越来越必要。例如进行民意测验、公众反馈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政府部门可以利用网上调查的方式及时收集民众对本部门公务员的总体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加以利用。另外,一些西方国家所采用的一些使用成熟的考核方法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例如,英国采用的因素三级法考核公务员,即事先制订考核报名表,依表内所列因素与标准分别加以考察,决定优、中、劣。美国采用人员比较法,即预先设定几项因素,各项因素分别为不同的等级尺度来对考核者做出判断。

7、重视反馈环节,有效运用考核结果

孔杰(2010)认为反馈考核结果是考核的一个主要环节。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并指出其不足以及改进意见,能够使公务员充分认识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行为方式、发现工作中的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广泛、系统的阅读我国以及世界有关国家的专家学者在公务员绩效考核领域方面的著作,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该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是学术论文),以更多地占有资料,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当前我国内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现状、特点、缺陷,以及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好的做法。

(二)比较分析法

对国内与国外在同行业、同领域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情况进行横向比较,从中发现我国的好的做法和不足;
对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历史上情况与当前现状进行纵向比较,从中发现我国通过不断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促使该领域情况的发展变化。

(三)理论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

充分进行对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理论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可适当地采用数据调查、案例分析等形式获取和分析一手资料,紧密结合现实。

五、论文写作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与选题依据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与创新点

1.3.1 文献综述 1.3.2 创新点

1.4 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 1.4.1 基本思路 1.4.2 指导思想

1.5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1.5.1 资料收集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界定 2.1 绩效考核的内涵 2.1.1 绩效考核的由来 2.1.2 绩效考核的含义 2.1.3 绩效考核的功能

2.2 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概念 2.2.1 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含义 2.2.2 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特点 2.2.3 公务员绩效考核的价值 2.3 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涵义

2.3.1 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核心理念 2.3.2 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基本原则 2.3.3 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指导思想 第三章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实现的界定 3.1 公共管理职能的内涵 3.1.1 公共管理职能的含义 3.1.2 公共管理职能的特点

3.2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实现的涵义 3.2.1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实现的概念 3.2.2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实现的特点 3.2.3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实现的价值

第四章检讨我国当前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 4.1 当前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情况

4.1.1 当前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实行情况 4.1.2 当前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依据的规定 4.1.3 当前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弊端

4.2 当前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不足对政府实现公共管理职能的负面影响 4.2.1 对政府本身体制机制的影响 4.2.2 对政府内部人员心态的影响 4.2.3 对政府服务受众的影响

4.3 当前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弊端产生的主要原因 4.3.1 政府自利的评价机制原因 4.3.2 公民监督缺位的原因 4.3.3 合理评估程序缺失的原因 4.3.4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原因

第五章解决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缺陷的思考

5.1 建立公民导向的考核机制

5.1.1 营造对公民负责的行政文化

5.1.2 建立复合性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5.1.3 全方位运用考核结果

5.2 建立考核的公民参与机制

5.2.1 实行考核结果公开听证

5.2.2 建立公民调查制度

5.2.3 建立政府与公民互动的咨询委员会

5.3 建立考核的监督机制

5.3.1 被监督者自律监督制度

5.3.2 专职的绩效考核监督委员会的监督

5.3.3 独立的中介组织监督

5.4 建立考核的程序机制

5.4.1 确立绩效考核中的程序正义原则(平等准确公开尊严)

5.4.2 建立职业化的绩效考核模式

5.4.3 建立绩效考核程序制度(公布考核标准告知考核权利公开考核结果)

结论

六、参考文献

1、姜晓萍,马凯利.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5。

2、朱玉知,乐治洲.我国现行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2004。

3、周晓玮.我国公务员绩效测评的困境与原因初探.理论探讨,2003。

4、刘晓辉,王红艳.论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改革.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3。

5、解亚红.公务员的考核方法待改进.晋阳学刊,2001。

6、樊宏、戴良铁.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系统再造.上海市是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7、秦立春.关于改革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2。

8、祝建兵、王春光.论公务员考核制度改革.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

9、顾茜茜.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问题的弊端及其对策分析.法制与社会,2008。

10、张宏伟,陈然然.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问题探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

11、林金奕,徐晓丹.对完善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探讨.海峡科学,2007。

12、宋晨.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现存问题及改进策略.2008。

13、韦俊华.我国公务员考核失效问题的原因分析.法制与社会,2007。

14、孔杰.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

15、狄雪琴.关于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思考.时代经贸,2008。

16、张彩红,张艳臣.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的公众参与[j].学术前沿.2007(3).600。

17、吴江,***,张焕英.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j].西南大学学报.2007(1).94-98。

18、宋斌,鲍静.科学发展观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理念和体系探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1).22-26。

19、刘桂花.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j].宁夏党校学报.2007(1).37-40。

20、罗文剑,潘丽君.试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完善──一种基于行政文化视角的考量[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61-63。

21、满相忠.西方政府绩效评估:理论、实践及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7(1).41-46。

22、宋彭.西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实践及启示[j].工业技术经济.2007(1).8-12。1

mpacc开题报告篇三

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硕士(mpa)

开题报告书

论 文 题 目

新时期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几点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学位专 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选题目的与意义: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社区党组织不仅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我们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发挥着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自 1996 年,上海市委提出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概念以来,中组部、各省、市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各地市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承载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建设,更好地践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再次成为党的各级组织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在此情况下,本人从城市社区新时期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入手,认真总结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已取得的经验,直面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到理论高度,为今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也越来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社区的建设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共同居住在一个大的社区,什么叫社区,从字面的意思上理解就是说是一个社会的区域。是这样的,地球是一个大社区环境,为了要更好地生存,地球母亲把我们分成了一个个小家庭,那就是社区,虽然社区里有不同的家庭组成,但我们都还有着无法抹去的联系。现代人有的快速的生活节奏,有着不同于以前的人际的交往方式,有着摇一摇来代替直接交谈的微信,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不能理解社区,团结,互助,彼此的意义,而且大家普遍对社区的建设都有盲点,认为社区建设主要靠中央和政府,认为社区建设只要定时开会就可以了,因此笔者要在这儿为大家说清到底什么是社区,我们与社区又怎样的关系,以及社区工作所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对策。

社区,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社会范围内的区域结构,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将我们聚集在一起的集合体。自从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提高,国家对外的国际地方和影响力也逐步增加。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人物质生活的增加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和思维方式,确实如此,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对应的是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忙,我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停下了看看我们周围的风景,我们渐渐忽略了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和事,这就造就了我国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是关于社区工作在我国发展的研究。社区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完善。西方发达国家为摆脱新一轮的经济危机,谋求回归社区和社区发展,当前国际形势促生了社

区工作发展热潮,中国社会转型加剧,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中国传统的政府救助、单位救助、亲戚朋友救助模式已不能有效地解决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因此,社区工作引入中国便具有现实性。社区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只有长期关注,才能深入研究。由于本人的知识、社区经验不足,占有资源有限,本文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对社区工作本土化探析的阐释是一种尝试性的探索,借以抛砖引玉,推动对社区工作本土化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探索。

国内外研究现状:

1997 年开始,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都采取措施扩大普通党员的参与权,普通的工党党员不仅可以参与党内选举,同时可以参与政策的选择,其党章的第四条国有化条款的修改、党的竞选宣言,都是通过党员投票来确定的。保守党规定党内的重大决策需通过全体党员投票决定,普通党员可以参与选举党的领袖。法国社会党领导人的选举和所有决议的通过都必须由全体党员投票决定。越共也将党支部书记的直选方式由村级扩大到乡坊。这些政党正是通过保障党员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使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埃及民族民主党健全完善党内的各项制度,使党员有权利参与讨论、决策党内重大事务。规定凡是符合条件的党员均可参与选举,竞争党内各级组织领导干部职务。在埃及民族民主党“九大”召开前,党员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九大”报告的意见、建议,党的高层对所有党员的意见建议梳理后,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加入到文件草案中。在“九大”预备会上,党**是由全体党员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自 1954 年成立以来,就非常注重基层组织建设,民众联络所就是其建立最早的基层组织,负责向民众解释政府的政策、传播信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立的公民咨询委员会是以选区为基础的带有地方议会特色的基层组织,与民众联络所相比,它的政治色彩更浓一些,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即向人民传达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并向政府提出人民的要求和建议。二是向国民灌输公民意识。公民咨询委员会架起了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随着新加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应运而生了具有自治性、综合性功能的居民委员会,它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可以进行某些组织工作,又可以在社区内解决居民的一些实际困难,具有一定行政功能。

国内研究现状

林尚立认为,基层社会治理是执政党建设在城市基层社会的延续。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组认为,基层社会治理是街道党工委将社区内所有基层党组织(街道、单位、“两新组织”)紧密地联结、整合起来,形成扩大党的政治影响与推进社区建设的合力。时煌军认为,基层社会治理是街道党建工作的拓展和延伸,是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地域性党建工作。从他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街道党工委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理论界的学者们一致认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目标是扩大党组织工作的覆盖面,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任务,学者们给出了几种说法,一是蒙固在《基层社会治理与思想政治工作》、鲍日新在《社区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他们认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任务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和机制等方面建设。二黄远志《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一书中,从社区党组织面临的新形势考虑,提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任务主要包括维护稳定,指导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三个方面。三是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任务按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划分为总任务和具体任务。金钊在《新世纪基层党建实务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指南》一书中指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总任务:一是开创党的基层工作新局面;
二是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新路子;
三是探索党群众工作新领域;
四是探索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新形式。具体任务:一是保平安,促稳定;
二是调动各方力量;
三是消除思想政治工作的“盲点”;
四是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理论界一致认为,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建工作意义重大。上海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委员会、金钊等一些学者普遍认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基础性工作,是联系与沟通社区各单位组织的有效载体,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社区党组织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导向、组织保证和表率作用方面。鲍日新的《社区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基层社会治理是传统街道党建质的提升,是党领导和执政的社会基础,是保证党的领

导地位的重要环节。

写作思路:

前言 一、加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一)加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是党十分重视的问题(二)加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三)加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内涵和特征(一)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内涵(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特征

三、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 (一)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搞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一)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视程度(二)不断完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组织机构的设置(三)切实提高城市社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四)大力加强对城市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结束语 本文观点及主要内容 加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是改革开放条件下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已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内涵和特征、现状以及新时期加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研究。本文在厘清国内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分析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发展和困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深入发展的问题及原因,然后通过总结社区的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找到**难题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和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1]卢先福.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党的建设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于燕燕.社区居委会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3]周文建,宁丰.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区出版社,2004.[4]黄远志.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5]廖金碧,何明锐.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中组部党建所世界政党研究室.国外政党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新举措[j].党建研究.2012(3)[7]张超.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述评[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2013(4)[8]杭勇敏,陶维兵.社区治理视域下的区域化党建模式[j].学习与践,2014(3)

[9]王向华.新时期加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3(3).[10]吕惠东.以管理创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升级——关于发展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调查[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2).[11]赵建玲.试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j].改革开放,2011(20)

[12]立德.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1)

[13]方明.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科学大众,2014(10)

[14]李会亚.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2(1)

[15]李晓谨.乌鲁木齐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前沿,2013(3)

[16]邱美霞.浅析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j].党史博彩,2013(6)

[17] 常立.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契合及伦理困境[d].西北大学.2013 [18] 赵婧.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面临的困境与出路[d].山东理工学,2010 [19] 孙浩然.志愿服务项目中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运用[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7 [20] 杨晓刚.工作价值观、组织价值观契合及其对敬业度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0 [21] 张丁伟.作为社会认同建构策略的本土化[d].吉林大学,2015 [22] 孙兆延.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佛教慈善专业化[d].南京理工大学,2013 [23] 顿小慧.美国文化对留美中国人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24] 吕殷婧.上海地区不同代人的工作价值观以及和美国的比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 [25] 李胜.佛教文化在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3 [26] 王安乐.试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的接续与创新[d].中央民族大学,2013 [27]gulbenkian ity work and social change(london: longman,1968.[28]g with community groups,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1,1978.专家委员会意见:

mpacc开题报告篇四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题目: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体制的完善

学生姓名:伍芳芳

学号:200702010126

专业班级:法学07101班

指导教师:肖灵敏

2010年 11 月 22 日

1.

mpacc开题报告篇五

沧县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

开 题 报 告

立项编号

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

课题名称 的研究有效途径

课题类别 心理健康

课题负责人 许键

沧县杜林乡代营小学

(盖章)所在单位

沧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2年 5月 篇二: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农村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此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通过研究可以让我们认识小学数学学习出现分化这一现象的本质和原因。

2、研究影响学生学习造成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各种因素产生作用的方式、途径、后果和整个过程,分析各种因素产生的根源和影响学生学习,造成学生学习分化的途径以及整个过程。

3、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应对策略,从而缓解小学数学两极分化。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特制定本课题目标:

1、分析造成学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客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

2、探讨教学过程与方法,分析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主客观因素,并由此改进教学过程与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

3、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使每一位学生身心和学习能力都有所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着重通过对我们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分析,找到突破口,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进行针对性改革,以达到减缓学习的两极分化,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学困生解“困”,使每一个孩子在知识技能上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让我们每一位孩子爱上数学,走出两极分化的枷锁,让每个孩子都争当学习的主人。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状调查。

2、通过研究可以让我们认识小学数学学习出现分化这一现象的本质和原因。

3、研究影响学生学习造成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各

种因素产生作用的方式、途径、后果和整个过程,分析各种因素产生的根源和影响学生学习,造成学生学习分化的途径以及整个过程。

4、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应对策略,从而缓解小学数学两极分化。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科研文献材料,获取所需利用的信息。2.调查研究法:通过运用问卷、访谈、研究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实,并形成关于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

3.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创造条件,对实验对象施加影响。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本课题研究采取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的研究方式。<六>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从总体上分为3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3.6月——2013.8月)

内容:确定具体的实验对象,联系相关的学科教师予以帮助,请教育骨干对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制定出简单的实验构想。

2、实施阶段(2013.9月——2014.6月)

第一实施阶段

(1)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进行调查,形成基础研究数据,建立研究档案。

(2)阶段研究总结及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3、总结阶段(2014.7月)

整理、收集课题研究的材料,撰写论文、案例及总结“理论与实践”成果,写好结题报告。并将成果推广。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认为要力争达到如下预期成果:

撰写论文,组织公开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进行评议,总结经验,根据研究的教育目标,对学生实践活动

进行测定评价,写好课题的研究报告。理论研究水平跃上新台阶,发表课题相关的教学论文和论文评比获奖。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与人员分工

1、课题负责人:魏祥珍、吕维鼎,负责主持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对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和任务安排、经费统筹、并负责执笔撰写各种报告。

2、课题组成员:武海洋、陈坤,负责收集资料、问卷调查、整理、统计、写成报告。吕建军、金欽,负责联系实验学校的课堂观摩、送教下乡等。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经费

课题研究经费我们采取因陋就简,就地解决:一是依靠中心校的支持。课题研究的下乡课堂实验的车费、住宿费、生活费、打字复印等均由主管中心校报销;
二是各实验学校的支持帮助下乡的生活用餐,许多学校是主动承担的。篇三:课题开题报告书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

——《打造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灵宝市第四初级中学 数学组

课题组主持人:段亚丽

课题组成员:常青 李晓菲 张建宏 杜慧萍

董耀伟 苏江卫 刘伟

2011.10.10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课题《打造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课题批准号:[2011]jkghbd-0949)。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

一、本课题选题的背景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一项跨度十年的对比调查。调查显示:中国少年儿童睡眠时间在持续减少,近八成的中小学生存在睡眠不足问题,不论是学习日(周一至周五)还是周末,孩子们的睡眠时间都不足8小时,而国家规定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标准为9小时。有49.5%的学生认为睡眠不足的原因是“作业太多”;
32.3%的学生认为睡眠不足是因为“写作业太慢”;
24.4%的学生认为睡眠不足原因是“学校要求到校时间太早”;
13.4%的学生认为是“校外补习太多”;

6.7%的学生认为是由于“家教补习”造成的。(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2011年05月29日 10时4分 哈尔滨新闻记者慕海燕报道)国家明文规定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最低时间9小时,与我们看到的这组数据相差甚远,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要爬起来,匆匆忙忙赶车去学校。晚上回到家写作业到夜深人静时的孩子们。我们是老师,同时也是家长看到这一切,我们能不反思吗?因此,从自身做起,提高课堂效率,确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这次选题的背景。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2008年我校在赵明旺校长主持下研究的河南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数学学案”在“三交流一反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经过课题组教师的共同努力,该课题已取得成功,经过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统一结题。近几年来,我校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统一思想和认识,在数学课教学中积极运用该模式进行数学课教学,并对数学学案进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英语组和理化组也积极尝试这种模式进行教学,使这一课题已经产生明显的教学收益。近三年我校中招数学考试中,数学人均分和高分率连年名列第一。再次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已有全国十多个省市3500多人次来我校参观交流。

该课题的主要参考著作:

1、《数学课程标准》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3、《洋思现象反思》

4、赵明旺《三交流一反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

5、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网络相关信息。近几年来教体局党委审时度势,提出了“突出重点、加强教研、走出一条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教学新路子”,“惜时增效,轻负高效”是一个大的课题,是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和突破点,市教近年来一直在全市倡导“惜时增效,轻负高效”。在教体局的倡导下我校高度重

视教育科研,把教育科研作为教育教学的有力抓手,全力打造以“自主学习、分层教学、绘制知识树”为特色的高效课堂,“三交流一反馈”课堂教学模式一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发展特长、参加社会实践,文学社、舞蹈队、篮球队、美术班、合唱团、田径队各种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这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题组教师有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老师,多年从事数学教育科研工作,对《惜时增效,轻负高效》课题有深入的研究,她的论文《对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打造初中数学和谐高效课堂的感悟》、《强化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均获得省级一等奖。课题组的所有成员均为一线数学教师,平均年龄30多岁,精力充沛,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有有充足的时间和实践阵地。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倾斜,使课题组成员充满信心去完成这一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的措施保证

1、在教育教学中牢牢抓紧课堂教学时间,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就必须注重渗透让学生主动获取数学

知识的方法。必须把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最近的发展区。教学生学会形象联想感知的方法,即启发学生联想生活实际去感知抽象的数学知识。

4、构建高效课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和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

(二)课堂设计要合理、巧妙,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三)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四)采用适当的辅助手段,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五)关注人文素养,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效率。

2、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学生乐学、善学、会学、学会。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价值和创新的地方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率,确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篇四:立项课题开题报告的文本格式

一、标题

课题名称+“开题报告”

二、引言部分

交代课题的由来(谁主持的什么课题,什么时候由什么部门批准立项及文号、课题编号等);
介绍参加课题论证的课题组成员;
表达个人愿望(受课题组委托,作开题报告,敬请专家提出宝贵建议)。

三、课题界定

关键概念要揭示内涵,锁定外延;
应对研究范围、对象、性质作出人为的设定。

四、选题缘由

介绍现实背景;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动态);
选题的价值、意义。

五、理论依据

要寻找理论之源

六、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先说目标,再说内容;
目标应先讲直接目标,再讲终极目标;
内容应对准直接目标(均用条文式)。

七、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详细列举什么时段研究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怎么研究的(对应内容、目标)

八、研究成果预设

既要有隐性的成功(学生进步、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也要有显性成果(可用表格列出)

九、研究措施

交代研究基础(前期成果、等);
介绍研究力量(领导力量、人员分工、研究经历、学术背景等);
研究条件(设施设备、经费保障等)

十、困难与疑惑

要分条具体陈述。

十一、结语

向与会专家提出要求;

表明态度。篇五: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农村语文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他们对农村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特色、今后改革方向等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目前研究站在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如何使语文教育适应当地经济条件,促进学校教育与生产过程结合,增强学校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指出要“把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活动与生产、健康、营养相关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以学校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活动与科学技术的实际作用和生活发展,特别是农村的生活发展结合起来”。但是,这些实践与研究往往又是站在了农村经济不发达的,贫穷落后这一层面上进行的。作为21世纪逐步迈向小康社会的新农村,它的教育又将怎样更好地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的建设,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研究的新课题。

2、调查分析农村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困惑和困难,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课堂改革的新路子。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不断转变和升华农村教育教学理念,抬高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手段,完善有关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发展农村教育。

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查分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

3、从2010年5月份起,我们学校着手进行课堂改革,从学习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起步,发展到现在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打算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县的各个中小学,进行农村学校高效课堂改革,期间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同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怎样走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的高效课堂改革的路子,是农村学校教研的重要课题。

4、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发挥学生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5、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探索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与方法。

6、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和完善,优化师生关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界定

“语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语言和文字”。我们这里谈的“语文”主要是指语文这门学科,“高中语文”即指高中语文这门课程,它包括课文的教与学、试题研究、写作实践、作家作品研究等等。

“高效”是在现有课堂时间和课堂资源的情况下,教师最大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索”是指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引下,结合农村发展的要求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对语文课堂和课外教学进行的有价值的研究与探索。其核心就是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现代的对话式、交流式的教学组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理论依据

(1)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把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4)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和改革主张。

(5)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构建”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识结构去主动构建知识;
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建构活动是具有社会性,强调生生互动,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6)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认为: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这种意义下的“发现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其元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以周至中学高效课堂模式——“三步五环”为窗口,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调查分析农村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困惑和困难,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课堂改革的新路子。

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不断转变和升华教学理念,抬高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手段,完善有关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形成互动的语文课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发展农村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现状。

施行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个案研究。对本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高效课堂开展以来的教学实效、学生评价、教师感想以及社会上的要求和建议。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困惑和困难。

2、新教学管理模式下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基本课型及教学模式。

3、研究高效课堂语文教学方式对农村中学学生创新意识、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形成所起的作用。

(三)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

1、参与对象:陕西省周至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

2、研究步骤(2011.4-2011.12)(1)准备阶段:(2011.4-2011.5)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布置落实课题实施细则。学习《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教育改革文件,学习语文科的《课程标准》,学习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合作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等现代教育专著。(2)实施阶段:(2011.5-2011.6)a、(2011.5-2011.6)调查研究,明确要求。通过对自身及教研组成员的教学行为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参观了解县内其它学校课堂教学等方法,分析周至县课堂教学现状,社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具体要求、学生学习现状、现行教材及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农村中学教育资源情况等等。b、(2011.9-2011.10)设计案例,具体实施。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并在研究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整改和提高。c、(2011.11-2011.12)小结规律,进一步实施。小结一年来课题开展情况,总结并探索出有关规律及体系,根据这些规律、体系及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尝试实践。完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初步探索和相关案例的搜索整理。(3)总结阶段:(2011.11-2011.12)汇总研究资料,统计相关数据,分析综合,撰写课题报告。邀请上级领导、专家进行结题评鉴。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农村学生,研究者又是农村中学教师中的一员,我们学校作为我县农村中学的领头军,担负着把农村教育提升上去的神圣使命,因而我们自身的行动研究尤为重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具体过程中结合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调查研究

研究方案 教学设计 文献资料 交流学习

教学反思

理论指导 教学实践 学生的反馈意见 研究论证 实践理论

反复 分析、评价

概括、调整

2、文献资料法。

对国内外有关语文教学的材料加以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3、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我校高效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为发展

农村教育提供依据。

4、个案研究法。

围绕典型个体案例开展研究,全面调查和剖析,寻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途径、方法。

5、经验总结法。

重视积累,及时总结,形成规律和方法。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刻制课堂教学实录光碟。

2、撰写课题研究心得,并形成研究论文。

推荐访问:开题 报告 mpacc mpacc开题报告(五篇) 2023年mpacc开题报告(五篇) mpacc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