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益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共同富裕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发言稿 >

2023年最新医学学术会议发言稿,医学会议领导发言稿(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5-18 16:54:4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最新医学学术会议发言稿,医学会议领导发言稿(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最新医学学术会议发言稿,医学会议领导发言稿(五篇)【精选推荐】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医学学术会议发言稿 医学会议领导发言稿篇一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__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 c. 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ōmura(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口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了抑制率100%的结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

1972年8至10月,我们开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30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全部显效。同年11月,从该部位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

1972年12月开始对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索,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明确了青蒿素为不含氮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1973年4月27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进一步复核了分子式等有关数据。1974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结构协作研究的工作。最终经_光衍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确认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立体结构于1977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被化学文摘收录。

1973年起,为研究青蒿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团而制备衍生物。经硼氢化钠还原反应,证实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发明了双氢青蒿素。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青蒿素结构中的过氧基团是抗疟活性基团,部分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鼠疟效价也有所提高。

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结构。直到现在,除此类型之外,其他结构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还没有用于临床的报道。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于1992年再获得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该药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北京联合召开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有关青蒿素及其临床应用的一系列报告在会上引发热烈反响。我的报告是“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数千例中国的疟疾患者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治疗。

听完这段介绍,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段普通的药物发现过程。但是,当年从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沿用历史的中药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的历程却相当艰辛。

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1969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全国“523”抗击疟疾研究项目。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我被指令负责并组建“523”项目课题组,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这一项目在当时属于保密的重点军工项目。对于一个年轻科研人员,有机会接受如此重任,我体会到了国家对我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

学科交叉为研究发现成功提供了准备。这是我刚到中药研究所的照片,左侧是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他指导我鉴别药材。从1959年到1962年,我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化学家路易˙帕斯特说过“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古语说: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当抗疟项目给我机遇的时候,西学中的序曲为我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

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接受任务后,我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__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也是中药新药研究有别于一般植物药研发的地方。

关键的文献启示。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然而,古籍虽多,确都没有明确青蒿的植物分类品种。当年青蒿资源品种混乱,药典收载了2个品种,还有4个其他的混淆品种也在使用。后续深入研究发现:仅artemisia annua l。一种含有青蒿素,抗疟有效。这样客观上就增加了发现青蒿素的难度。再加上青蒿素在原植物中含量并不高,还有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纯化工艺的影响,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提高。

在困境面前需要坚持不懈。七十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为供应足够的青蒿有效部位用于临床,我们曾用水缸作为提取容器。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有机溶剂,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为了尽快上临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我和科研团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经过努力坚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终查明是崩解度的问题。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从而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团队精神,无私合作加速科学发现转化成有效药物。1972年3月8日,全国523办公室在南京召开抗疟药物专业会议,我代表中药所在会上报告了青蒿no。191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结果,受到会议极大关注。同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会议上,我报告了30例临床全部显效的结果。从此,拉开了青蒿抗疟研究全国大协作的序幕。

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我衷心祝贺协作单位同行们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以及对疟疾患者的热诚服务。对于全国523办公室在组织抗疟项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

疟疾对于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个严重挑战。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谈到控制疟疾时有过这样的评价,在减少疟疾病例与死亡方面,全球范围内正在取得的成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如此,据统计,全球97个国家与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域,这些区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于1/1000。统计数据表明,__年全球疟疾患者约为1亿9千8百万,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的儿童。90%的疟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重灾区非洲。70%的非洲疟疾患者应用青蒿素复方药物治疗(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acts)。但是,得不到acts治疗的疟疾患儿仍达5千6百万到6千9百万之多。

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在柬埔寨—泰国边境的许多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对绝大多数抗疟药产生抗药性。请看今年报告的对于青蒿素抗药性的分布图,红色与黑色提示当地的恶性疟原虫出现抗药性。可见,不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药性,在非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抗药性。这些情况都是严重的警示。

世界卫生组织__年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这项计划出台的目的是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鉴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已在大湄公河流域得到证实,扩散的潜在威胁也正在考察之中。参与该计划的100多位专家们认为,在青蒿素抗药性传播到高感染地区之前,遏制或消除抗药性的机会其实十分有限。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为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我诚挚希望全球抗疟工作者认真执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

在结束之前,我想再谈一点中医药。“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最后,我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医学学术会议发言稿 医学会议领导发言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激扬青春,立志弘医”。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庄严的医学生誓词中,我们走进了神圣的医学殿堂。从此,我们叩开了悬壶济世的大门,踏上了救死扶伤的征途,开始与病魔斗争,与死神赛跑,为肩上沉甸甸的生命而努力!

从入学的第一天,老师就淳淳地告诫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第一步得先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总的来说,医生的优秀不仅体现在能够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上,还体现在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上。对于医学生也是如此。

学生学生,以学为本。作为一名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也是成为一名优秀医学生的根本前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医学,讲究的是实干加方法。面对浩瀚的医学海洋,自身的勤奋刻苦是有力的桨,积极主动是张满的帆,老师的引导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那短短的50分钟,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诊断原则和治疗方法;在课堂外,则应该做到“三早”——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社会,早接触实践。通过临床见习与实习,帮助自己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如果说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优秀医生的硬实力,那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就是优秀医生的软实力。

众所周知,“大医必大儒”。一位优秀的医生必然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操守。从西方的先哲希波克拉底到东方的药圣孙思邈,从国际战士白求恩到现代医生的楷模林巧稚,无一不是如此。而对于绝大多数医学生来说,从事医疗工作是我们将来的主要职业生活,优秀医生的品质就是我们所应具备的品质。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还得提高自身的软实力。

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即医德和医风。医学生应该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同时还应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培养未来医生对病人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的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我认识,进而将内在的认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和习惯,塑造“止于至善”的完美医德医风。

激扬青春,缝中的幼苗正在茁壮成长;激扬青春,茧中的蛹儿将会幻化成蝶;激扬青春,海中的蚌贝终能含石成珠。我们一路摸索,一路前进;我们激扬青春,立志弘医!

医学学术会议发言稿 医学会议领导发言稿篇三

尊敬的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医系08对口班的___,而此刻能站在这里发言和同学们交流、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很出名的中医大夫,每当看到他把手放在病人的手臂上,就能知道病人的病情,我就觉得很神奇。于是儿时便立下心愿,将来一定要当一名优秀的中医大夫。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中医的理论,没有根据,而且中药味苦又难喝。要取缔中医,独尊西医。看到这些时,我就下定决心要做一名优秀的中医大夫,将我们祖国宝贵的医学文化发扬广大。

经过几年的艰苦拼搏,我终于站在了医学的殿堂,来到了仲景故里南阳,儿时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记得刚入校的时候,我激动的热泪盈眶,兴奋的好几天都失眠了。我拿着手机在校园里拍来拍去,回家便向亲戚朋友们炫耀,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学了中医,我要当中医大夫。从那时起,我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在校的每分每秒,刻苦学习以实现自己的最终理想。

但来学医之前,就听说学中医难学好中医更难,而且中医学起来枯燥无味。学中医的都是能坐的住的,而像我这样性格外向的人更是学不好中医的。我却偏不信这个邪。的确,当我在大一初次接触到中医基础课的时候,我真的也就蒙住了,我被那些阴阳、气血、脏腑之间的关系等搅得头晕脑胀,我才意识到中医是那么的难啊!但这也激发了我的斗志,水滴亦可石穿,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决不放弃,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学好它。于是课上我会全身心的投入,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思考;课下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在课外时间,图书馆里总会有我的身影。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成了我大多数日子里的最佳写照。

这种日子虽然清苦,但却使我收获了知识的果实,更尝到了知识的甘甜。图书馆是我最爱去的地方,那一本本泛黄的古代医术带我在医学的海洋里遨游。在那里,我认识了张仲景、张景岳、李东垣等医学大家。见识到了古人用药之精炼,治疗之效佳的神奇。通过阅读大量的医学书籍,不但扩展了我的知识面而且让我对中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

大一的下半学期,为了更好的学习中医,我整天抱着中药书和中药图册奔波于校标本馆。听老师说,我们的标本馆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在那里,我知道了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动植物都是可以当作药物来使用。为了把这几百种的中药熟记于心,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我一有空闲的时间,就背中药。那段时间,我的嗓子都哑的说不出话了。为了更好的了解中药,暑假的时候我还带上重要图册到乡村地头去识药材。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经过近一年的辛勤努力,我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我的各科成绩均名列专业第一,平均成绩达到90分以上,尤其是我的中药还取得满分的成绩,综合能力测定也获得全班第一,我荣获了校三好学生、校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一系列荣誉。同时经过一年对专业知识的刻苦学习,我又获得了国家职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

酸甜苦辣,人生百味。成功让我喜悦,失败让我冷静。各种奖励不仅让我收获了荣誉,也增添了我前进的动力,更给我带来了鞭策。我清楚地认识到荣誉只是属于昨天的证明,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医学学术会议发言稿 医学会议领导发言稿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作为毕业生代表,站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向辛勤培育我们的领导、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时光匆匆如流水,大学时光一晃而过。几年前,我们经历了曾经以为最为痛苦艰难的高三,怀揣着医学梦,从五湖四海汇聚到华中科大学同济医学院,那时候的我们对于“救死扶伤”四个字的认识也许只停留在表面,停留在想象中。

大学期间,我们曾对书本中浩如烟海的知识点感到头痛,也曾在宿舍熄灯后和室友畅谈理想,也感受到了学校的变化发展和对学生的真切关爱。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军训场上精神抖擞的打靶,还记得不畏酷暑严寒每天也必须参加的“三早”,亦或是在韵苑看过的海?但肯定记得学生公寓安装了空调和热水,新建了杏林食堂和清真食堂,翻新了体育场,等等。

2号教学楼的自习室永远座无虚席,让我们感受到了名副其实的“学在同济”;考试月的存在让我们养成了长期与考试奋战的习惯;“四座大山”内外妇儿更是每个医学生最深刻却又最特别的回忆……大概没有未曾熬过夜的医学生,然而,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从未忘记最初的梦想,从未忘记医学生誓言里的八字箴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所以即使复习到睡眠严重不足,即使没有足够的业余时间享受个人生活,为了成为一名高尚的医护人员,我们持之以恒,永不懈怠。

在同济,我们成功完成了繁重的医学学习,收获了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严谨、坚毅和执着的品质,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有的同学广泛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会公益,收获了社会的赞美;有的同学热爱体育,培养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有的同学遇见了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即将离开同济的时刻,我们带走的,是对知识的掌握和熟练地运用的技能,是扶弱济世与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对老师的殷切叮嘱的感恩之心,是来自同学的真诚祝福!

今天,我们接过这烫金的学位证书,它不仅仅记录着我们大学期间所取得的成绩,更是代表着同济的精神与济人济世济天下的责任。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当做的更好,我们更有千万个不能苟且的理由。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轻轻的我们走了,正如我们轻轻的来”。我们即将奔赴祖国各地,也许是为了救死扶伤、报效祖国,也许是为了建功立业、名留青史,也许是为了寻找安身立命、证明价值的存在。不论如何,我们都会开始新的生活,带着母校的关怀和烙印,带着父母的殷切期盼,带着老师的美好祝福,踏入这多彩的社会。我们将常怀感恩之心、进取之心,不断激励自己脚踏实地的迎接新的挑战,开创新的事业,书写新的人生。

最后,祝福母校人才辈出、桃李芬芳!祝福领导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医学学术会议发言稿 医学会议领导发言稿篇五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__,是__市中医院的医生,也是__市卫生系统十佳医生、我院骨科主任__的同事,我汇报的题目是《29年的无悔坚守》。

提起__主任,我们医院没有人不夸他好,他的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的好,似陈年酒酿,越品越香。自198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我们医院后,他一直无怨无悔地坚守在骨科临床一线。视患者如亲人,不论贫富;以奉献为己任,恪尽职守。他总说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医生的本分、应尽的职责,但谁能说,29年的无悔坚守轻而易举?谁又能否认,29年无私的付出价值千金!

__主任的无悔坚守,贯穿在29年的每一个白天和黑夜。他说:“选择了当医生,我的上下班时间就由病人来定了”。不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他随叫随到。20__年大年三十,__主任因为患上了梨状肌综合症,腰腿痛得厉害,不得不回家休息,本以为可以安安稳稳和家人吃个团年饭,偏偏急诊科来电话,说有个患者因车祸小腿骨折急需手术。__主任放下筷子就想走,可一阵刺心的疼痛使他差点栽倒。妻子知道此刻劝阻肯定无效,只好叫儿子骑摩托车送他。__主任在助手的搀扶下进了手术室,这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__的除夕比较冷,可护士还数次帮他擦去额头细密的汗珠,直到凌晨四点多完成手术,又痛又累的__主任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他缓了口气,自言自语道:“靓啊!”熟悉他的同事都知道,这是手术成功后__主任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最快乐的时候。

__主任的无悔坚守,融入到29年来在医疗技术上的刻苦钻研、努力创新之中。平时工作再忙,__主任也能挤出时间学习。每遇疑难病例、复杂手术,他时常翻阅资料,反复推敲到深夜。他的治疗方法突出中医特色,善长中医正骨手法和小夹板外固定技术。他自创消肿止痛膏、接骨续损膏等配方,供临床应用并取得良好疗效。他的骨科多项手术做得漂亮,造诣很深。有一次,一位患者慕名找到__主任,他因腰痛伴双腿无力,行走困难,曾到处求医、治疗,花费了30多万元,病情反而越来越重,下肢几乎瘫痪,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因为久治不愈,患者住院后信心不足,心情烦躁,__主任多次到病房安慰鼓励,使患者的情绪安定下来。与此同时,__主任认真查阅患者厚厚的一叠影像学图片和就诊资料,认为首先要找出病症所在,然后才能辨证施治。他组织全科室人员对患者的症状展开讨论,一再进行仔细检查,综合分析,最终断定是因为脊髓受压所导致。经过脊髓造影,证实__主任的判断是准确的,唯一的方法是手术摘除。患者得知找到了病因,高兴地说:“我信你,__主任!尽快手术吧。”__主任与同事一起精心准备,成功地为患者施行了椎管肿物切除术,患者术后很快就能直立行走,准备返回工作岗位。出院时,患者拉住__主任的手激动地说:“你真是个好医生啊!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

__主任的无悔坚守,体现在29年来对每一位患者的细心和善待。一位靠种菜谋生的农民,因为腰椎手术住院期间没钱交费,几次面临停药,__主任拿来现金帮他度过难关。回家休养后,__主任又多次亲自到他家里探望,为他买上需要的药品。后来,这位菜农听说__主任为他垫付了4000多元医药费,捧着__主任的双手千恩万谢。偶然的机会,我与__主任一起来到了陈叔的家,陈叔一见到__主任很自然地将手搭在了__主任的肩膀上,两人有说有笑地走向菜园,陈叔还告诉我,“我都不叫他医生了,他比我亲哥还亲”。十几年过去了,每次蔬菜成熟的时候,陈叔总是仔细地绑好一把自己种的青菜,洗得干干净净的,亲自送到__主任家里。

__主任的无悔坚守,还渗透在他对科室的严格管理。在科室里,__主任对下属就像兄弟姐妹,和风细雨,真诚相待。但他也有发火的时候,那是几年前,他发现个别新医生给患者开了大处方,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他严厉批评当事者,并且按制度扣除相应的奖金,同时,他以管理不善为由,对自己也作了罚款处理。在他的带领下,骨科整个团队形成了爱岗敬业、钻研技术、处处为患者着想、细心为患者服务的好风气。小刘护士长期受__主任的委托,一直在暗中帮他做两件事,一件是保管患者亲属手术前送来的红包,并在手术后悄悄“完璧归赵”,退还给他们;另一件是把__主任帮助患者购买的一些医院里没有的药品,送到住院患者的手里,有些药还是__主任自掏腰包……

29个寒暑,__主任没有回老家过一个春节,但父母体谅他,妹妹们支持他。年轻时,他把机会让给家在外地的同事,自己留在医院值班;近十年,他把母亲接到身边,是公认的孝子。妻子享受他的体贴,也习惯了他的忙碌;儿子感受他的疼爱,也理解了他的付出。同是医护人员的妻子有时会在我们面前唠叨:我家__主任就是有点“傻”,但她心里明白:丈夫是个大好人!我们女医护人员私下聊天时,更是一致认为:“别看__主任不是‘高富帅’,找老公就要找像他那样的男人。”——负责任,有担当,工作家庭两不误,又踏实又善良。

“丹心一片如天使,白衣高洁蕴深情”。这是一位患者对__主任的高度评价,也是__主任医者仁心、无悔坚守的真实写照。不是29天,也不是29个月,而是整整29年,__主任从没想过换个轻松岗位;从不计较待遇和收入,从不厌倦日复一日的辛劳。这种坚守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种人格魅力,是一种人生境界。从__主任的身上,我们知道了什么叫“雷锋精神”的传承,什么是“广东医生”的形象!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发言稿 医学 学术会议 最新医学学术会议发言稿 医学会议领导发言稿(五篇) 医学学术会议领导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