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益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共同富裕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化学课件九年级22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7-25 20:42:02 来源:网友投稿

化学课件九年级第1篇一、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课件九年级22篇,供大家参考。

化学课件九年级22篇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1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 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
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
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
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编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1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

又凝结成液体 液态的水

2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固体被粉碎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实验3]镁带的燃烧

[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3银白色的镁带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

发出耀眼的白光白色氧化镁粉末

4绿色粉末状的

碱式碳酸铜

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

管壁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

浑浊三种其他物质:氧

化铜(黑色)、水、二氧化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解答此类题要熟悉下列要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

变化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

等等

实例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

木材制成桌椅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食物腐烂

根本区别

(判断依据)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讨论]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

A.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 )

A.豆油和汽油 B.水和酒精 C.铁块和铝块 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复习课本1-4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

板书设计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2篇

教材分析:

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

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

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史。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教材分析:

“化学使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走进化学实验室”本单元由“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三个课题组成。其中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或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结合具体试验,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重点难点:

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进行化学实验基了解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一些基本概念,

本操作练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思路:

教材已开始就从具体的实验中纳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教材从生活中提炼出两个探究活动,还安排了三项基本试验操作,我们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和试验操作练习,并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初步认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和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可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德。

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中和熄灭后三个阶段的观察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初步学会观察、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学会结论推理的方法,学会实验原理步骤等的图示方法。同过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基本操作练习,学会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实验设计,填写实验报告。

中考分析:

从今年各地中考考卷来看,都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作为重要内容来考察,2008年中考次部分内容共14分,占总分的20%。考查的方法是将具体的实验与活动探究相结合,使学生从重获取化学知识。试题灵活多样,既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方面的熏陶。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3篇

一、教材分析

从课标要求来看,本课时内容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难度不是很大。教材从日常生活用品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应用的普遍性,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一步说明了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教材还注重了对学生渗透学以致用的理念,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表格向学生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重点在物理性质和由此相关的用途。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有关于金属材料的很多生活常识,但学生对给出信息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都有必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的训练、培养。

因此教学中可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加强一些,如借助实验探究及多媒体手段等,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巨大的使用价值,同时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加以训练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对金属材料有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调查考察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2、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

四、重点和难点

1、重点: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难点: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

课前由学生收集一些常见的金属用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金属材料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借助多媒体课件介绍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利用实验探究及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比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六、教具准备

1、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到的金属制品。

3、铁片、铜片、铝片、砂纸、酒精灯、小灯泡、干电池、导线。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九、板书设计

一、 物理性质

共性:常温下为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二、性质决定用途

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但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是否易于回收、是否环保等。

十、教学反思

教学中设计了学生的分组实验,教师需要做好实验前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强调,做到安全实验;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要适时参与其间并做好引导,保证课堂的秩序和有效性。

十一、参考书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初中新课标优秀教案(化学).南方出版社,2008.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4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2、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

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5篇

第一章  空气  氧

第一节  空 气

(1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2.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空气的组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难点:通过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

3.疑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原理。

4.解决办法:

(1)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空气成分的发现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学生对空气及其成分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采用边讲解、边实验、边引导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而得出结论。

(3)以投影或录象的形式讲述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介绍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或由学生搜集、讲述一些大气污染事件的报道,或组织学生对当地有关的企业所造成环境污染做一调查了解,以培养学生建立环境保护的常识。

(4)至于实验中为什么以红磷做燃料,而不用碳、铁、硫等,待学习完氧气的化学性质就会解决。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

2.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

这一章是学习化学的启蒙章节,又是初中化学中讲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本节介绍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人们最为熟悉的空气,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氧气的有关内容,可以说本节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化学的一个引子。

为了分散重点,本节就可以介绍几种元素的符号,如O(氧)、N(氮)等。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有燃烧现象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白色的氧化镁粉末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加热碱式碳酸铜。

3.描述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小结]:观察、描述燃烧现象的方法:

(1)光、焰、色;

(2)放出热量;

(3)生成物的色、味、态。

[提问引入]: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不过同学们对它了解多少呢?(提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

[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提问这是空气的    性质),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共同组成的。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讲解]:在学习空气的组成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个概念。

[板书]:1.体积分数:空气中各气体成分的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数。

[举例]:以1L空气中含0.21L氧气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讲解]:下面继续看空气的组成。通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测定出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教师活动]:利用挂图介绍空气的发现史,介绍舍勒、普利斯特里、拉瓦锡为科学而奋斗的精神。利用图片或录像来讲述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学生活动]:打开课本P7阅读[试验1-1]。

 [板书]:

[板书]: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师活动]:介绍实验装置及原理,演示[实验1—1],按以下三步演示:

1.实验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罩内,观察到木条燃烧的明亮程度与在罩外空气中一样。证明罩内气体为空气——空气的检验方法。以水面为基准,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

2.引导学生依据观察红磷燃烧现象的方法观察、描述燃烧现象,并观察水面上升的情况,引导学生分析水面上升的原因,上升的水的体积约占罩内体积1/5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实验结束后,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罩内,观察到木条熄灭——氮气的检验方法。从而得出结论: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板书]: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1)发出白光;

(2)发出热量;

(3)生成大量的白烟。

         点 燃

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试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

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教师活动]:介绍大气的自净作用。利用投影或图片介绍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介绍环保知识。

[学生活动]:讲述有关大气污染的事件,讨论发生在身边的能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阅读课本第9页内容,划出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害物质及来源。

[板书]:1.空气的污染主要分为:

(1)粉尘:水泥粉尘、煤烟粉尘、各种矿尘、沙尘等。

(2)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措施:

(四)总结、扩展

本节的重点是空气的成份,但应注意是按照体积分数计算,如果按质量分数计算,氧气、氮气各占空气的百分之多少呢?(已知标准状况下,氧气、氮气、空气的密度依次是1.429g/L、1.2505g/L、1.293g/L)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燃料之所以选择红磷是因为生成物五氧化二磷为固体,而无气体生成,能使钟罩内压强减小。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划出记忆要点,预习第二节内容。

2.记住氧、氮的元素符号。

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课时)

一.教学知识点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用途。

3.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蜡烛在氧气里的燃烧)。

4.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

二.重、难、疑点

1.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2.难点: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

3.疑点:氧化反应的定义中为什么不包括氧气的“气”’为什么不提剧烈反应的“剧烈”两字。

4.解决办法

(1)教师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2)通过对比五个化学变化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归纳典型的氧化反应,并解释氧化反应定义中不写“气”字的原因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点。

(3)采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来突破难点。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2.了解氧气的用途。

3.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4.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的含义,会分辨并准确地区分它们。

(二)整体感知

本节内容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是从化学学科特征出发,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本节既为学习氧气的收集准备了条件,又为学习燃烧与灭火储备了感性材料。为分解难点,本节可以介绍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如O2 (氧气)、C(碳)、P(磷)、S(硫)、Fe(铁)、CO2 (二氧化碳)、H2O(水)等。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空气含有哪些组分?各占多少?

2.第一节习题第3题。

3.描述燃烧现象的程序。

[讲解]:说明研究物质的方法:存在、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其中性质是主要的。

[板书]:一.氧气的存在

[提问]: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生回答]: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氧气供学生观察其物理性质。

[结论]: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讲解]:除了刚才我们观察到的性质外,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得到氧气的其他性质。

[板书]:二.氧气的物理性质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镁)反应现象是什么?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面这几种物质和氧气反应有何现象?

[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演示[实验1—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

C  +  O2   →    CO2

[实验]:演示[实验1—3] 硫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2.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结论:硫 + 氧气 → 二氧化硫

S  +  O2   →    SO2

[实验]:演示实验:磷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3.磷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浓厚白烟。

结论: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

P  +  O2   →    P2O5

[实验]:演示[实验1—4] 铁在氧气中燃烧

[提问]: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为什么?带着问题观察实验。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4.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的`黑色固体。

结论:铁 + 氧气 → 四氧化三铁

Fe +  O2   →    Fe3O4

[小结]: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灼热的四氧化三铁跌落炸裂瓶底。

[实验]:演示[实验1—5]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火焰十分明亮,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珠生成,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

结论:石蜡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教师活动]:演示和观察按以下四步进行: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

(2)点燃后,引导学生观察他们在空气中是否能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

(3)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注意光与火焰的区别);

(4)对生成物的色、味、态的描述或检验。

以上实验按“演示(观察)——描述——记录——写出文字表达式”的顺序进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按照描述燃烧现象的方法描述实验现象。

[讨论]:前四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征?(通过对比,总结出化合反应的概念)

[板书]:*化合反应:(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 A+B→AB

[讨论]:以上五个文字表达式的共同特点。(总结出氧化反应的概念)

[板书]:*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看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它的化学性质可概括为氧化性,因此它常作为氧化剂。

[板书]:*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讨论]: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小结]: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要着眼于生成物是否只有一种,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要着眼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有没有跟氧发生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化学反应类型的方法。有氧气参加反应.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板书]:四.氧气的用途

[讨论]:课本图1-9氧气的用途,各种用逮分别体现出氧气的什么性质?

[板书]:(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A  炼钢  g,宇航  C.气焊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

(四)总结、扩展

氧气是初中化学的代表物质,本节我们对氧气进行了具体辨析。其中,氧气跟碳、硫、磷、铁、石蜡的反应是本节的重点,大家要按照“根据现象得结论”的规律,掌握五个反应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同时要学会“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规律。

四.布置作业

1.列表对比记忆五个演示实验的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在空气中、在氧气中)、生成物、文字表达式、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2.思考: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第三节  氧气的制法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氧气的工业制法。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催化剂、催化作用。

4.分解反应。

二.重、难、疑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

2.难点:催化剂,催化作用。

3.疑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2.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4.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二)整体感知

按照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模式,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后安排学习氧气的制法。氧气制取的演示实验是教材中第一个完整的讨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制备典型代表物的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在化学实验基础操作的基础上学习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的基础上研究氧气的收集方法,可以说不是很难的。

本节内容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为核心,穿插了—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建立,把描述实验部分与理论部分联系起来,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比较全面地描述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五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

通过第3个问题,教会学生物质的检验方法,即按照“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叙述。

[讨论]:如何鉴别四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教师活动]:讲评学生的叙述。

[板书]:一.氧气的检验方法

[新课引入]:氧气有那么多重要的用途,那么,你一定很想知道氧气是怎样制得的?  [提问]: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重要用途?

[板书]: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解反应

[教师活动]:讲述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则、特点:原料便宜、操作简单、反应速度适中等。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

[实验]:演示[实验1—6] 加热少量氯酸钾

[观察]:氯酸钾沸腾前,木条没有复燃,证明无氧气放出;
继续加热至沸腾后,才有少量氧气放出。

[讨论]:该实验证明只加热氯酸钾能否放出氧气?加热到什么程度才放出氧气?放出氧气的速度如何?

[实验]:演示[实验1—7] 加热少量二氧化锰。

[观察]:木条没有复燃,证明无氧气放出。

[讨论]:该实验又说明什么?

[实验]:演示[实验1—8]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观察]:木条迅速复燃,证明迅速放出氧气。

[讨论]:该实验又说明什么呢?比较这三个实验,你认为二氧化锰在实验[1—8]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加热氯酸钾到较高温度能放出氧气,二氧化锰不行;
在较低温度下不会放出氧气的氯酸钾,加入了加热时不会放出氧气的二氧化锰,却能迅速地放出氧气.并且二氧化锰的量并没有变化,且还能继续使用,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6页内容,划出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板书]: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板书]: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教师活动]:讲解催化剂的选择性,使学生澄清一下几个问题:

(1)催化剂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说成是加快。

(2)二氧化锰只对氧酸钾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但不是专做催化剂。

(3)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举例]:例如:橡胶制品中常加入一些催化剂以减缓橡胶的老化速度。

[讲解]:实验室常采用加热氯酸钾来制取氧气,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常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板书]: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1)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锰(MnO2)

氯酸钾 —————→ 氯化钾 + 氧气

加热

KClO3                 KCl      O2

[教师活动]:介绍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

[讨论]:根据氧气的性质,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小结]: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板书]:(2)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1-9]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边操作、边讲解,边讨论。

[讲解]:本实验装置有几处连接口,若装置漏气将影响气体产量,故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讨论]: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处理和装入固体试剂?

[操作]:取氯酸钾、二氧化锰约3:1,混合均匀,放人试管底部。

[讨论]:如何固定试管?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操作]: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节铁夹的位置。固定好试管,并将导管插入水槽中,将盛满水的集气瓶倒立于水槽中。

[讨论]:伸人试管内的导管为什么不宜过长?药品为什么要平铺于试管底部?集气瓶口留有气泡说明什么?应如何操作?如何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操作]:预热后,将酒精灯火焰固定在试管内混合物靠管口的部分。

[讲解]:酒精灯随反应的进行和需要氧气量的多少向试管底的方向移动,这样做既可防止固体混合物随气流冲向试管口,又便于控制氧气放出的速度和量。

[讨论]:当开始气泡冒出时,能否收集?为什么?何时开始收集?

[讲解]: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试管中的空气,不能收集,待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或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口检验逸出的气体,确定空气已经排尽时,再开始收集。

[讨论]:如何判断氧气已经集满,集满一瓶氧气后应如何操作?

[操作]:当气泡开始从瓶口逸出时,取出导气管,盖好玻璃片,将盛满氧气的集气瓶正立于台面上,用同样方法再收集1-2瓶氧气。

[讨论]:实验完毕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还是先移走酒精灯?

[操作]: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

[讲解]:实验室除了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加热氧酸钾制取氧气外,还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演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出示高锰酸钾样品)

[学生活动]:观察高锰酸钾的色、态。

[教师活动]:讲解一团棉花的作用,写出文字表达式:

[板书]: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

(1)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04          K2Mn04    MnO2     O2

(2)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生成的氧气飘入导管堵塞导管。

[讨论]:对比两个文字表达式共同点,归纳出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讨论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板书]:5.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AB→A+B

[强调]: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都是常见的反应类型,它们都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讲解]:通常,在工业、医疗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氧气,靠实验室制法制取氧气是不行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氧气的工业制法。

[板书]:三.氧气的工业制法——物理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17页内容,讨论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

[板书]:根据液氧与液氮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

本节学习了几种氧化反应,其中燃烧的条件是重点,在此基础上了解了灭火的原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仍会遇到一些燃烧现象,接触一些没有氧气参与的燃烧现象。

 (四)总结、扩展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内容,划出记忆要点。

2.对本章内容进行复习。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6篇

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
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
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量筒的使用

A: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底。

B: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C:读数时,若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低;
若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高。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7篇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第二单元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个一级主题,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也是学生初次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新物质,初次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实验课。

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与前面的仪器操作、氧气的性质等知识相链接,也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2.认识分解反应.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陶冶化学审美情趣。2.逐步认识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进一步认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难点是:催化剂的概念,并能对一些生活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四) 教学用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实验室加热ClO3制取O2,分解H2O2制取O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第二课时:学生加热MnO4制取O2,分解反应,工业制氧

第二部分 学情分析

(一) 学生情况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情况的掌握与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氧气是学生很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让他们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二)教法与学法

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教要耦合于学。为了落实课程目标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这节课我将采用引导探究法和交流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

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上课前我会先向同学们展示二幅美丽的水下世界的图片,给同学们美的享受。这时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都是潜水员拍摄的。大家知道潜水员在水中是怎么呼吸的吗?在陆地上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大自然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出来的O2,那么,在实验室我们又是怎样制取O2的呢?

这样导课不仅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还创设了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教学进入第二还节。

(二) 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我向同学们展示MnO2,ClO3,H2O2,MnO4这四种药品,同时给出它们的化学式。提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层层深入,步步追问,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讨论后在教师引导下制定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

分别加热MnO2,ClO3,ClO3和MnO2的混合物,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实验现象。在这个实验中,我将运用自制教具“多孔试管夹”。普通试管夹只能一次加热一个试管,而“多孔试管夹”的优点就是能一次加热多个试管,同时能对这些试管中的"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实验结束后,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ClO3可以用来制取O2,MnO2不能用来制取O2,MnO2在反应中起到了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

实验探究二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和3ML5%的H2O2溶液与少量MnO2的混合物中,观察实验现象,待后者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通过实验,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H2O2可以用来制取O2,MnO2在反应中起了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这时,学生对于MnO2在这两个实验中的作用有较深刻的认识,顺势提出催化剂的概念,并强调催化剂虽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至此,已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接着引领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们知道反应物状态不同,温度不同,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也都会发生相应改变。

活动探究三

加热MnO4制取O2。这是一个分组实验,让学生根据一下六点提示来进行实验操作,同时,通过动画演示辅助学生实验。通过探究,学生总结出实验室加热MnO4制取O2的操作步骤。用七个字简述出来便是“查,装,定,点,收,离,熄”,同时通过其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接下来,我启发学生,我们能否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利用废弃物品来做这个实验的实验装置呢?这就是我利用废弃物制作的实验装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节约意识了。

通过让学生观察ClO3, H2O2, MnO4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总结出分解反应的概念。并通过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对比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分解反应。

(三) 联系生活,扩展新知

向学生简单介绍工业制氧的方法,同时以及揭开潜水员在水中呼吸的奥秘。同时提出“世界上最大的既经济又环保的制氧工厂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两个问题,对学生们进行环保教育。

(四) 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我特别设计了几道练习题,这几道练习题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 交流收获,优化新知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诊断性、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将尽可能的关注每个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活动情况。提醒学生把自己的自我评价写进学习记录卡中,装入学生成长袋中。我会及时作出回应,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第四部分 教学反思

教师的成长 = 经验+反思 ,这是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的一句名言。反思是教师必备的意识

和行为。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特点是:力图体现:课堂教学“人本化”让学生思动、手动、口动、互动。学习方式探究化,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新知。授课后我还将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探究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学生认知还存在哪些问题等,以利今后改进。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8篇

知识目标: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一般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实验的能力;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实例,并整理归纳溶液在组成和性质上的特点;通过对溶液形成过程的学习,锻炼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溶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体验“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含义,加强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演示实验的教学建议

做好实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现推荐几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做一些说明,权作参考。

[实验1] 高锰酸钾溶于水

高锰酸钾溶于水,试管中的水适当多加一些,高锰酸钾固体取一个小颗粒,而不是若干碎屑。这样可以使高锰酸钾沉入水底是留下一道清晰的紫色线条,增加实验的视觉效果,同时便于进一步的观察它的扩散过程。

[实验2]将少量的碘和食盐分别放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着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在上述实验中,两只试管里的水都是室温,水的质量也相同,但食盐全部溶解了,而碘却只有少部分溶解。这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中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这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本实验是为了揭示“物质的溶解性主要是物质自身性质决定的”这一原理。

任何两种气体都可以任意比例完全均匀地混合,但是对于水来说,并不是什么物质都可以溶在其中的。

[实验3] 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与性质

硝酸银跟盐酸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物质,观察下面实验现象。

可见,如果分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的颗粒过大就会使形成的混合物混浊而不透明,一段时间后该固体物质就会从混合物中沉降出来。象这样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悬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混合物。

本实验应该是用较稀的溶液,所钾硝酸银也不能过多,若反应已开始就生成大量沉淀,就会对“悬浊液放置后会发生沉降”的现象产生干扰。

[实验4]液体物质的溶解

在一只大试管中加入2mL水,再用胶头滴管分5次加入酒精,每次加1滴管,边振荡边观察现象。多次加入的酒精均能与水完全互溶。进一步的实验还可以证明,酒精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但是,并不是所有液体之间都能够互溶。

[实验5] 植物油与水的混合

植物油不能跟水互溶,经振荡,油被“打散”,生成很小的液滴。它们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这种混合物液也是不稳定的。

乳浊液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很多液体农药是难溶于水的,农民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农药配成乳浊液后再进行喷洒,有效地保障了用药的均匀与适量。

[实验6] 气体物质的溶解

将盛有氨气的试管浸入水中,在水中打开胶塞,观察现象。

本实验未采用“喷泉实验”,而设计了较为建议的做法。主要使是实验中的干扰因素尽量少,使学生集中观察按其的易溶性。同样原因,水中也不要加入指示剂。

[思考]在养鱼的水塘中央常用水泵不断将水喷向空中;家庭养鱼则不断向鱼缸中鼓入空气。这样做是为了向养鱼的`水中补充氧气。请你说说这两种方法是如何达到补充氧气目的的。

建议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1.氢氧化钠溶解时的放热现象:向烧杯中加入20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 NaOH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后并再次测量并记录溶液的温度。

2.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的吸热现象

向烧杯中加入5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水的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硝酸铵晶体,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并及时测量和记录溶液的温度。

关于溶解的教学建议

1.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比较来讨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例如,学生对气体之间的相互混合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而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扩散过程与气体间的混合是相似的,他们都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这会使学生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了解物质之间混合的过程特点,以次来理解环境污染及其治理,会得到向对统一的认识。当然应该注意,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有一个水合的过程,热效应液与此有关,但这里不必予以强调。

2.使学生了解不同物质(固体、液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可以使学生对溶解现象有一个较为开阔的视野。应该指出的时,固体的溶解是本章讨论的重点内容,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出来,做到,既有相对宽泛的背景,由有重点。在对学生的要求上也要分清主次,不要任以拔高。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9篇

重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溶质、溶剂之间关系,并学会简单计算。

2.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

难点:

1.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教学过程

[引言]当衣服上撒了香水就会满室飘香,打开一瓶白酒就会醇香四逸。这里的“飘”与“逸”实际上就是分子的扩散。经过一段时间,飘逸的分子最终会均匀地充满整个房间。这一过程无需外力的帮助就能自发地进行。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扩散与上面的过程类似,都是自发地进行的。

[板书]第一节 溶液

一、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讲解]很多物质能够在水中溶解,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现象。现在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一过程,并注意最终形成的混合物的外观特点。

[实验1] 高锰酸钾溶于水

图1 高锰酸钾溶于水

[讲解]从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高锰酸钾在水中逐渐地溶解、扩散,最终所形成溶液的每个部分颜色都一样,说明高锰酸钾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2]将少量的碘和食盐分别放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着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讲解]在上述实验中,两只试管里的水都是室温,水的质量也相同,但食盐全部溶解了,而碘却只有少部分溶解。这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中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这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讲解]任何两种气体都可以任意比例完全均匀地混合,但是对于水来说,并不是什么物质都可以溶在其中的。

[实验3] 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与性质

[讲解]硝酸银跟盐酸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物质,观察下面实验现象:

图2 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

[讲解]可见,如果分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的颗粒过大就会使形成的混合物混浊而不透明,一段时间后该固体物质就会从混合物中沉降出来。象这样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悬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混合物。一般认为颗粒直径大于10-7m时就会形成不稳定的悬浊液或乳浊液,发生沉降或分层。

2.液体物质的溶解

[实验4]液体物质的溶解

在一只大试管中加入2mL水,再用胶头滴管分5次加入酒精,每次加1滴管,边振荡边观察现象。多次加入的酒精均能与水完全互溶。进一步的实验还可以证明:

[板书] 酒精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但是,并不是所有液体之间都能够互溶。

[实验4]植物油与水的混合

图3 植物油跟水的混合

[讲解]植物油不能跟水互溶,经振荡,油被“打散”,生成很小的液滴。它们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这种混合物液也是不稳定的。

[板书]小的液滴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讲解]乳浊液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很多液体农药是难溶于水的,农民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农药配成乳浊液后再进行喷洒,有效地保障了用药的均匀与适量。

[板书]3.气体的溶解

[讲解]炎热的夏天,当你打开碳酸饮料或者啤酒瓶的时候,会发现液体中会冒出大量气泡,这说明液体中溶有气体。有的气体是很易溶于水的。

[实验6] 气体物质的溶解

[讲解]将盛有氨气的试管浸入水中,在水中打开胶塞,观察现象。

图4 氨气溶于水

打开胶塞后,水会急速进入试管,说明氨气很容易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称为氨水。

[思考]在养鱼的水塘中央常用水泵不断将水喷向空中;家庭养鱼则不断向鱼缸中鼓入空气。这样做是为了向养鱼的水中补充氧气。请你说说这两种方法是如何达到补充氧气目的的。

[讨论]液体里溶有气体的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板书]4.溶解过程中放热与吸热的现象

[学生活动] 氢氧化钠溶解时的放热现象

向烧杯中加入20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 NaOH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后并再次测量并记录溶液的温度。

溶解前溶解后

温度(℃)

[学生活动]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的吸热现象

向烧杯中加入5mL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水的温度;向水中加入2药匙硝酸铵晶体,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并及时测量和记录溶液的温度。

溶解前溶解后

温度(℃)

[讲解]以上实验说明,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会产生放热或吸热现象。

教学手段:实验、学生活动(包括动手实验和同伴之间的讨论)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溶液

一、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实验1] 高锰酸钾溶于水

图1 高锰酸钾溶于水

[实验2]将少量的碘和食盐分别放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着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3] 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与性质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悬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混合物。

2.液体物质的溶解

[实验4]液体物质的溶解

[板书] 酒精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实验5]植物油与水的混合

乳浊液:小的液滴分散在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3.气体的溶解

[实验6] 气体物质的溶解

氨气很容易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称为氨水。

[思考]请你说说向鱼塘中的水里补充氧气的方法。

[讨论]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水中溶有气体吗?

4.溶解过程中放热与吸热的现象

NaOH固体溶于水:

溶解前溶解后

温度(℃)

硝酸铵晶体溶于水:

溶解前溶解后

温度(℃)

结论: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会产生放热或吸热现象。

探究活动

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比较

1.做下列实验:

(1)将少许碘放入水中,振荡,观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

(2)将少许碘放入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溶剂),振荡,观察碘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

(3)在碘的水溶液中滴加几滴四氯化碳,振荡,观察现象。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 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跟什么因素有关?(可能的话可以讨论物质相溶的规律)

(2)实验(3)的现象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如何利用这一现象?

(3)将少量硫粉溶于酒精中,再用滴管取少量清液滴在盛有水的另一支试管中,观察并解释现象。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10篇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 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

1、 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 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

(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 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这三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师:利用胶片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 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2、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 物质溶解度大。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3、溶解度曲线。

师:用胶片展示固体溶解度曲线。

生:观察溶解度曲线,找出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及在哪个温度下,硝酸钾 溶解度为110克。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
少数固体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
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11篇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

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

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
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
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12篇

绪言概况

绪言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前,虽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反应事实,使用过大量的化学制品,甚至其自身的生存、发育、成长无不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化学又是怎样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等问题,绪言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了解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详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总结出学习化学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现象。

3、情感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课题分析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一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教材抓住这种情感,导出了“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绪言课,属于非知识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进化学。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教学中,建议通过趣味性实验、图片、影像资料、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等创设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加深对化学的了解。

设计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做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看书上的彩图,感知到化学真奇妙→学生看录像带,初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带着问题,学生看书,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例子。初步感知“观察”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假设“没有化学”,让学生预测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进一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指导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过程:

引入:

同学们:请打开我们的课本,你一定想知道什么是化学?它有趣吗?化学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学化学?学了有什么用?

好了!本单元我将引领大家走进化学世界。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接下来我们先做几个实验:

实验1:

课前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酚酞写上“化学”两字,将纸张贴在黑板中央。让学生将碱溶液喷向白纸,出现红色的“化学”两字。

实验2: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

实验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滴入稀盐酸,红色消失,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红,反复几次。

请大家想一想,白纸为什么会出现红字?清澈的水为什么会变白?无色的水为什么会变红又变无色又变红?

请大家看教材中小猫的插图,小猫为什么不怕热?

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每天,我们都在与多种多样的物质打交道。这些物质,有的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如矿物、岩石、木材、棉花等;
有的是通过科学家的智慧新合成的,如塑料、尼龙、药物、化肥、心脏起搏器、光导纤维等等。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小猫为什么不怕热?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一幅奇怪的插图“不怕热的小猫咪”,可是,都找不到小猫咪不怕热的答案。把一只小猫咪放在一块透明的塑料板上,塑料板的下面点燃着煤气灯火焰,这火焰的大小也不比小猫咪小多少。煤气灯火焰的温度是很高的,可以达到一干多度,可是,小猫咪在一千多摄氏度的烧烤下,却显得那么安详和活泼可爱,你一定会问,小猫昧不怕热吗?要不,这幅可爱的图画是画出来的。其实,这张照片中的实物都是真的,是现场拍摄下来的,那么,小猫眯不怕热的奥妙究竟在哪里呢?

奥妙原来在这块透明的塑料板上,我们知道,固体物质在挥发成为气体时是要吸热的,另外,塑料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是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它们在一千多摄氏度的高温下都会分解,而且,塑料分解时也是要吸热的,这样,这块塑料板在煤气灯火焰烧烤下,逐渐地挥发和分解,它们都要吸热,结果使塑料板本身保持比较低的温度。塑料板的挥发和分解是慢慢进行的,因此可以保持长期间地吸热,使小猫咪自由自在地站在上面。

播放有关录像资料:

由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化学使人类得以享用更先进的科技成果,它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化学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那么,什么是化学?或者说化学到底研究什么?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

通俗地讲,化学研究的内容有:各种各样的物质是怎样构成的,用什么方法来制取,又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其变化规律又决定了它有什么样的用途等等。我们可以把它简单地概括如下:……

[板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例如食盐,在我们用化学的方法研究它之后,你会发现食盐除可用作调味品外,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食盐可以制造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并进而制造盐酸、塑料、肥皂和农药等。其他如造纸、纺织、印染、有机合成和金属冶炼等,也都离不开由食盐制得的化工产品。

另外,像研制新型的半导体,电阻几乎为零的超导体,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
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
保障人体健康;
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等等,都属化学研究的范畴。

那么,化学在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前,又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呢?

[板书]二、化学发展的历程

请学生阅读课本P2~P4的有关内容(从“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类对化学学科的认识简史

第一阶段:发现和使用火

第二阶段:很漫长,发现了一些应用产品:

(1)铜的冶炼

(2)铁的冶炼

历史证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化学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化学?

[板书]三、为什么要学化学?

学习化学知识,了解了物质是什么,物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就拿到了打开物质世界大门的钥匙。如:为什么人和牲畜靠近一些久不使用的粪池或地窖时,可能发生昏倒和死亡事件?为什么喝了汽水爱打嗝?为什么用铁锅烧菜比用铝锅好?“水变油”的神话能实现吗?为什么不懂农药、化肥的性质和使用方法,极易毁了庄稼、牲畜或造成中毒事故?为什么吸烟有害等等。这些问题均需用化学知识来进行解答。

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并帮助我们更文明、更健康地生活。

人们对物质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

当人们对各种有害物对环境的危害认识不足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力度就不够。如以前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森林的乱砍乱伐等。现在,人们认识到了保护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便积极主动地采取多种措施以防止环境污染。如:为了消除塑料包装材料、塑料薄膜、快餐盒、塑料袋之类日用品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化学家们研制了可自行分解的新型塑料。再如,钢铁的使用十分普遍。可惜世界上每年有接近总产量1/10的钢铁因锈蚀而损失。为此,化学工作者不仅研究如何防止或延缓钢铁腐蚀的方法,还研制出各种不锈钢,延长了制品的使用寿命。

研究化学,可以使我们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过渡并讲解]材料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当今社会,高新科学技术需要各种有特殊性能的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化学家来研究开发。

例如:用石英砂制造光导纤维,装有太阳能吸收与转化装置的太阳能汽车,半导体硅晶片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的发现,超强塑性的钛合金材料用于航天航空器的制造等。

应用化学,可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交流讨论:

1、你想象的未来世界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什么是化学?如果没有化学,世界将变成什么样?

3、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利用化学生产农药和化肥——增加粮食的产量

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健康

开发新能源、合成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生活变得美好

4、学习化学后你知道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内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如何利用它们制造新产品

人类认识、利用、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

如食盐(氯化钠)

调味品——防腐

氢氧化钠、肥皂、造纸、纺织、印染等,制盐酸,氯气塑料、农药,有机合成,盐酸、氢气、金属冶炼、化肥、有机合成

4、化学研究的对象

1)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

2)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如半导体、超导体、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等。

3)知道物质内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

总结:

本节课我们探究了3个问题,请举例说明这3个问题。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活动与作业

1.阅读“绿色化学”。

2.预习课题2。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13篇

一、教材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典型生活经验出发,运用宏观现象帮助理解微观的原理,反过来,微观的原理也可用于解释这些宏观现象。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认识了物质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并且有了“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等疑问。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非常抽象,因此在本节课的授课中应该注意形象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微粒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

2.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提高对奇妙的化学世界的探索兴趣,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子的性质。

【难点】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五、说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新课导入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虽然实验是在实验台上完成的,但是很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不仅如此,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现象,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起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致。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在这里我会向学生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他们通过观察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的现象和特点,会得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猜想。接着我会肯定他们的猜想,提出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并且会通过出示苯分子、硅原子图片,说明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和原子,但是目前人类已经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直接观察到分子、原子,使学生感受到科学进步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接下来我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点。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首先通过1滴水中分子数目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间有间隔

接着提出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请学生观看视频并解释原因。之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可知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是存在空隙的。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来分析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关系,通过物质热胀冷缩的现象判断物质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关。

接下来是分子的第三个性质,我会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

(3)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首先根据生活中衣服晒干、酒精蒸发等现象提问学生“分子还具有什么性质”引发学生猜想,接下来我会通过氨分子扩散现象来检验学生的猜想。

由于氨分子扩散现象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我会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利用这一结论解释品红在水中扩散、水蒸发、桂花飘香等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生活中的化学,感受化学的奇妙。

接下来补充事例:炒菜只需要几分钟菜就可以变咸,腌萝卜需要很多天,引发学生思考: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最终得到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结论。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用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最后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并思考,从分子的角度来说,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下节课的知识做好铺垫。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根据我的板书设计学生很明显能看出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哪些,并且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抓住要领。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14篇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15篇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16篇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
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
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板书〕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

(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人们已经测知它的成分有:

〔板书〕

一、空气的组成

1.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

〔讲述〕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1/5。

〔提问〕你知道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主要的不同吗?

(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讲解并提问〕实验可以证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且极易溶于水。

根据上述知识,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1/5体积的氧气吗?

(给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和议论)

〔演示实验〕①展示如图装置

②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和红磷燃烧的位置

③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后,教师操作。

〔提问〕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会生成大量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

③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或称反应容器)中?又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只占集气瓶体积的约1/5?

④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证明?

⑤你认为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讲述〕人类对空气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期间许多科学家都做过类似的实验,但都未能取得明显的成果。直到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他所以能获得突出的成果,关键是他敢于破除当时传统的错误理论(燃素说)的束缚,能够尊重实验事实,并做出了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还深信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科学家才陆续发现了稀有气体等其它成分。

〔引言〕下面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稀有气体。

〔板书〕2.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讲述〕稀有气体因在空气中含量极少而得名,以前曾被叫做惰性气体,这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它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缘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能跟某些物质反应,生成其它物质,故改称为稀有气体。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因此把稀有气体称为惰性气体是不科学的。

〔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

〔讲述〕大家对空气的组成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但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若不重视工业废气,特别是有害气体的回收和处理,任其进入空气,就会带来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影响作物生长,形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简介〕英国伦敦、日本四日市或美国洛杉矶等空气污染事件,以说明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

〔板书〕

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止

1.污染空气的物质

(1)粉尘:水泥粉尘、煤烟粉尘、各种矿尘等。

(2)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1)矿物燃料(煤和汽油、柴油等)的燃烧

(2)化工厂的废气

(3)水泥厂的粉尘

(4)燃放烟花爆竹

(5)焚烧枯枝野草树叶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1)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

(2)发展民用煤气生产

(3)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4)禁止焚烧树叶、野草

(5)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小结〕防止空气与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练习〕(投影出示练习题)

在相同条件下:

①分离100L空气,大约可得氧气______L,可得氮气______L。

②分离______L空气,可获得42L氧气。

③分离空气获得氧气63m3时,同时可获得氮气______m3。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17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引言】同学们,今天老师首先来给大家“变几个魔术”,严格来说是做几个实验。请看下面的演示。

【演示1】将两只预先已分别滴入几滴浓盐酸与浓氨水的集气瓶口对口,抽去玻璃片(如下图所示)。

【演示2】预先在两张圆形的滤纸上用酚酞写上化学二字,将两张滤纸贴在一张长方形的白纸上,再贴在黑板上(如下图所示)。

教师提问:以上实验用你们现有的知识(学过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知识)能否解释?

总结:是的,目前我们还无法解释,但在这里我们将这两个实验的原理留给大家思考,谁最先解释出原因的,老师有奖。好了,言归正传,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点题】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二环节:阅读讨论,开阔视野。

教师指导学生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4.怎样学习化学?

阅读后,学生讨论,同桌、前后桌学生都可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可辩论,包括提出新的问题。

教师提问:有同学知道什么是化学吗?

学生回答: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过渡:化学这门科学是现在才有的吗?有同学知道化学的发展历史吗?

1.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2.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

3.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

4.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5.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

教师小结:化学的发展史中记载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化学家也很多,如居里夫人、拉瓦锡等。同学们可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或查阅图书资料,了解到更多与化学有关的知识。

提问: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经过漫长的历史建立起来的化学给人类带来什么?

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讲了很多,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第三环节:归纳小结,指导学法。

动脑──思考、反思。动口──提问、交流、解答。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课堂作业

1.用自己的观点填空,并用3~5句话说明自己的观点,化学使世界_________。

2.附加(由自己决定可做也可不做):查阅资料解答陆老师课前2个实验的原理。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18篇

一、复习采用的是三段式复习法

第一阶段是章节复习。按照教材编写的章节顺序,根据各章节内容划分不同的单元进行复习。这一阶段要于5月1日左右结束,时间约8-9个周。

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按照教材编写的知识体系,设计不同的知识专题,根据不同的知识专题进行复习。这一阶段要于5月31日左右结束,时间约4-5个周。

第三阶段是模拟测试。按照中考试题格式及标准,设计中考模拟试题,进行中考模拟训练。这一分阶段要于6月12日前结束,时间约2周。

二、复习策略

⑴章节复习——依据教材进行纵向复习。

这是基础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基础环节,决定着能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章节复习要按照有利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降低教学重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复习基础知识,通过章节复习要达到记忆准确、理解透彻、应用灵活的作用。其指导思想是:基础、全面、系统、扎实。

⑵专题复习——依据知识点进行横向复习

这是综合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关键环节,决定着能否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专题复习要按照有利于巩固基础,有利于提高综合能力的原则,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加强知识的融合与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辩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其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⑶模拟测试——依据考题进行综合复

模拟即进行定时、定量、规范的模拟训练,通过模拟测试有利于学生规范考试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有利于促进学生查缺补漏,反思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解题规律或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调节情绪,提高应考心理。其的指导思想是:指导、回扣、强化、调节。

三、复习方式

⑴知识梳理课

章节复习:

按照“以测导学、以测定教”的原则,章节复习可采取“基础诊断——典型分析——强化训练——知识建构”的程序进行。即:根据知识点设计对应性检测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据典型问题或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分析指导,讲知识,讲方法,矫正认识误区,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通过强化训练加以巩固,在学生熟练掌握各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梳理,建构知识体系及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建构过程可以放在第二个环节,形成宏观知识框架。

专题复习:

照“体系带点、联系找疑”的策略。专题复习可采取“体系构建——典型辩析——应用训练”的程序进行。即:找出本专题的知识内容,构建知识体系,针对关联内容进行对比辩析,明确内涵与外延,明确区别与联系,然后通过训练,提高学生辩析和应用能力。

⑵习题课

习题课设计的前提是信息的搜集,即搜集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程度,搜集学生训练中的错题,针对搜集的信息设计讲、练的内容。搜集信息的渠道即可以是课上,也可以是课下,即可以是学生的作业,也可以是课堂的交流等。其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即: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从矫正知识入手,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总结解题规律,然后针对讲解内容设计诊断性训练,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巩固解题方法或规律。

四、教学要求

⑴降低教学重心,回归课本,落实规范,关注细节

⑵降低教学难度

从《中考说明》看,中考试题的易、中、难比例为8:1:1,即使在实际命题中也不会超过7:2:1,基础性试题一般要在75%左右,试题难度基本稳定。从新课标要求看,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已经降低,不再追求知识的难度。

⑶关注实际应用

从新课程要求看,新课程编写的理念是“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根据新课程理念,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内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考功能看,中考具有选拔的功能,必然要设置有一定区分度的试题,具有中等区分度和较高区分度的试题约占30%左右。从试题呈现方式看,这些试题多数设置了应用的实际情境,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考查综合辩析或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关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社会与科技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⑷关注信息搜集

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是学生学习关键,注重学生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考查,是教育部在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改革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因此中考会加大这种内容的考查。

⑸关注实验探究

如:实验假设、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评价、实验仪器选择、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等,而且将实验融入社会热点、生产生活的背景之中,通过创设实验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⑹关注计算

⑺加强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教的研究;二是学的研究;三是考的研究,针对中考试题,研究中考题型、难度、考查方式、知识分布、境境设置等,研究中考试题命题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从考的角度设计复习教学,从而优化教学,优化训练。

⑻强化训练落实

不仅要加大课上训练,还要加大课下的训练,建立多采取限时训练的方式,提高训练的效果。另外,要提高训练的典型性,训练不是越多越好,要注意精选典型试题,做到精析精练,达到以一凡三的作用。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19篇

教材分析:

本章节在初三化学学习的整个阶段占有核心地位,为以后的化学计算将奠定良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已经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接触化学计算,应让学生熟练掌握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完善计算解题步骤。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讨论、总结进一步加强对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含义的理解。

2、使学生有针对性的把握考点和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化学知识中的微粒美和计算美,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书写。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讲授法。

课前准备:大白纸、记号笔。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20篇

一、质量守恒定律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及“一个可能改变”,即: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为:

(1)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

(3)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而不能解释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只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分子个数、体积等方面的守恒

(3)“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二、化学方程式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注明反应条件

(4)标: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固体),在气体(或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出“↑”(或“↓”).若有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则此时生成的气体(或固体)均不标箭头,即有气生气不标“↑”,有固生固不标“↓”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方:正确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关: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质量关系

(4)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要的写出答案

3、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用公式

4、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要领可以归纳为: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

量的单位可直接用,上下单位应相同;

遇到有两个已知量,应找不足来进行;

遇到多步的反应时,关系式法有捷径。

三、有关溶液的计算

应熟练掌握本部分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公式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公式二: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M浓×a%浓=M稀×b%稀

=(M浓+增加的溶剂质量)×b%稀

公式三: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M浓×a%浓+M稀×b%稀=(M浓+M稀)×c%

公式四: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四、常用公式计算

10.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11.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mBn

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

=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ω

=A的相对原子质量×m/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

五、解题技巧计算

1、守恒法

例1某种含有MgBr2和MgO的混合物,经分析测得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求溴(Br)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在混合物中,元素的正价总数=元素的负价总数,因此,Mg原子数×Mg元素的化合价数值=Br原子数×Br元素的化合价数值+O原子数×O元素的化合价数值。

解: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克,其中Br元素的质量为a克,

则38.4/24×2=a/80×1+(100-38.4-a)/16×2

a=40(克),故Br%=40%

2.巧设数据法

例2将w克由NaHCO3和NH4HCO3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排出气体后质量变为w/2克,求混合物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

解析:由2NaHCO3=Na2CO3+H2O↑+CO2↑和NH4HCO3=NH3↑+H2O↑+CO2↑可知,残留固体仅为Na2CO3,可巧设残留固体的质量为106克,则原混合物的质量为106克×2=212克,故mNaHCO3=168克,mNH4HCO3=212克-168克=44克。

3.极植法

例3取3.5克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
若2.5克该金属投入与上述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4 B.40 C.56 D.65

解析: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克×18.25%=9.125克,9.125克盐酸溶质最多产生H2的质量为=0.25克。

答案:A

由题意知,产生1克H2需金属的平均质量小于3.5克×4=14克,大于2.5克×4=10克,又知该金属为二价金属,故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28,大于20。

4.十字交叉法

例4取100克胆矾,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铜溶液?

解析:结晶水合物(CuSO4*5H2O)可看成CuSO4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60/250×100%=64%。

解:设加水(溶质质量分数可看成0%)的质量为x,则

5.估算法

例5将13.2克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NH4)2SO4样品,在加热的条件下,与过量的NaOH反应,可收集到4.3升NH3(密度为17克/22.4升),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NH4HCO3、NH4NO3

B.(NH4)2CO3、NH4NO3

C.NH4HCO3、NH4Cl

D.NH4Cl、(NH4)2CO3

解析:假设样品为纯(NH4)2SO4,则由(NH4)2SO4→2NH3可知,能产生4.48升NH3,大于4.3升。

因此样品中的杂质造成样品NH4+的含量小于纯(NH4)2SO4中NH4+的含量。这就要求选项的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物质的NH4+含量小于(NH4)2SO4中NH4+的含量,都大于是不可能的。

可将备选答案化学是变形后进行估算:NH4HCO3→(NH4)2(HCO3)2,NH4NO3→(NH4)2(NO3)2,NH4Cl→(NH4)2Cl2.部分“式量”:(HCO3)=122,(NO3)2=124,Cl2=71,CO3==60,而(NH4)2SO4中,SO4=96,故答案选D。

今天的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21篇

能力目标:

能够区分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

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总结法

教学准备:

[实验1-1]-[实验1-5]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设 计二次备课

新课导入:绪言课的几个实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有许多同学提问:为什么白纸喷“水”会变红,再喷“水”红色又消失了呢?生活中也有许多现象: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会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介绍]观察实验方法:看、闻、触摸。

观察实验的步骤:1、实验前,物质的色、态、味等

2、实验过程中,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

3、实验后,物质的物质的色、态、味等;

思考:物质变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实验1-1]水的沸腾

[实验1-2]胆矾的粉碎

[实验1-3]胆矾溶于水后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表:

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1液态的水有水蒸气产生;又变成冷凝的水液态的水无

1-2蓝色块状胆矾块状变成粉末状蓝色粉末状胆矾无

1-3蓝色硫酸铜溶液变成蓝色浑浊物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有

1-4块状石灰石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

【讨论、归纳】1-1、1-2中水和胆矾发生了状态和形态的变化,但无新物质生成,1-3、1-4中有颜色的变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气体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质。

结论:1、2是物理变化,3、4是化学变化

得到:1、定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课堂练习]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1)熔点和沸点

熔化:固态变成液态

熔点:熔化的温度

沸点:液态变成气态

(2)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3)颜色、状态、气味

[实验1-5]闻气味的方法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定义: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变化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颜色改变、的放出气体的、生成沉淀、吸热和放热、发光等。

4、联系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课件九年级 第22篇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新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金属钠,化学教案-钠。我准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1、 本章(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特点及作用

地位: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碱金属一章里所包含的化学反应类型较卤素的更全一些,对于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吸热和放热反应等知识内容,在碱金属一章中应用得也多一些,体现得也更直观一些。因此,把碱金属作为第二章,可使第一章所学知识得到及时的应用和巩固。为学习其他元素和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同时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的不适应感。

特点及作用:(1)注重了与初中知识的衔接。知识的逻辑顺序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和认知规律。初中已学的铁等金属的知识,以及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碱金属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同时巩固了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2)树立起了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教材通过实验来具体研究钠的性质,推出钠的存在,用途。联系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特点,最后归纳出碱金属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体现出由个别到一般的 认识规律。建立起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建立起研究元素族的科学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元素族及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3)加强了实验教学。本章新教材共插入了11个演示实验,1个学生实验,一个家庭实验,1个趣味实验(选修)增加了实验的比重、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全方位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同时,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能力。

(4)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本节就插进了7个图,丰富了版面,使学生更好理解教材,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强了教材的弹性,使资料更加丰富,扩大了学生选择和自主学习的空间。

2、 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依据教改的精神,新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 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重点是通过实验认识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确立的依据: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二、 说教法和教学手段

我是一名普通的化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使我感觉到,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索能力。

通常物质实验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是复习和巩固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实验的难度比较小,常常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重复做这种实验,学生的实验兴趣会下降,对这样的化学实验,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自己去感受,探索新知识,运用结论,在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既学到了化学知识,又掌握了探索新知识的科学方法,提高了思维能力,培养了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因此,我在“金属钠”一节的教学中采用“引导——实验探究法”。这种方法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教材实验为主,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性学习,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自己归纳总结。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并逐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 说学法

由于我们的学生知识技能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加之这一节的实验又易做,所以尽量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同时,分设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探究,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对于习题来说,使学生对同类习题合并找差别,一题多解找简法,典型习题拓开知识点。

四、 说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预测——学生拟定探究方案——教师指导——确定实验方案——实验探究——汇报交流——评价小结。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可结合物质的组成、结构、客观存在的实验事实、现象或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趣味实验等进行;
学生的讨论、预测、拟定探究方案,则要结合学生旧有的知识结构,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敢于标新立异;
教师的指导、评价要注意不包办代替,不随意否定,而要在充分肯定其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客观评价。

五、 说教学过程

前言导学

(1)、碱金属包括哪些金属元素?它们在原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把它们叫碱金属?

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回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化学教案《化学教案-钠》。

引导:

自然界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块儿(如铁、铜等)

(1)、可以用小刀很容易地切割吗?如能切割,观察断面的颜色。

(2)、把它们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能熔化吗?你能观察到什么?

(3)、把它们放入水中能溶解吗?能漂浮与水面之上吗?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每小组汇报实验结果。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入手,有利于跟下面的实验形成对比。

实验探究1:

教师分发钠块儿,然后说:同学们,如用钠儿块重复上述实验,你又能看到哪些奇妙的现象呢?

学生活动:

学生动手实验:用小刀很容易的把钠块儿切开,觉得很新奇,但一会儿看到断面变暗,很不理解。教师提醒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学生马上意识到钠与氧气反应。在做第二个实验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成物的颜色,并和第一个实验进行对比。特别是做第三个实验时,同学们的气氛高涨起来。通过以上对比实验,能够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金属钠有不同与铁、铜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亲自体验钠的性质的研究过程。

实验探究2:

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你能否再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反应都生成了什么物质呢?

学生活动:

学生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小组讨论方案的可行性,然后进行实验探究。同学们有的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酚酞,有的又取一小块儿钠放入盛有少量水的小试管中检验产生的气体……

至此,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去分析问题,之后,让学生进行再讨论。看这几个方案中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直至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接着,再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学生完成第一步学习探究活动后,对钠的化学性质已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提出一些深层次问题,让学生进行第二步学习探究,深化思维,发展能力。

引导:金属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钠非常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所以应将金属钠与空气隔绝;
又因为钠比煤油重且不与煤油反应,所以保存在煤油中。训练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着,又引出两个探究性实验。

实验探究3:

如果将钠投入到煤油和水的混合物中,会有什么现象?

实验探究4:

如果将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能置换出铜吗?你还会看到哪些现象呢?

学生活动:

先预测——实验验证——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宽度、深度,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归纳小结:(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画龙点睛。让学生归纳,可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内练习:目的在于检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不足,及时解决。

本课的课后作业设计成:把一小块儿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两周后会看到什么变化?最终变成什么物质?作业设置的意图,主要是培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这也利于其非智力因素的养成。

方法与体会:

“引导——实验探究法”运用了现代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大胆丰富的想象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

“引导——实验探究”模式符合教学统一规律,即“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师生围绕教学目标,共同展开实验探究,也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引导——实验探究”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指导、点拨、评价的指导作用。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归纳总结、练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探究学习符合中学生心理特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提出问题开始,到解决问题为止,学生始终处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中。实验的成功,结论的得出,使他们能初步尝试到科学探索的乐趣,这无疑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其创造性,并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使他们学会研究和探索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

总之,“引导——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发现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运用更好的教学模式使化学课变得更加精彩。

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设计,可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整理和记忆。

推荐访问:九年级 化学课件 化学课件九年级22篇 化学课件九年级(合集22篇) 九年级化学ppt课件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