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益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共同富裕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4年(23篇)文化类文稿汇编

时间:2024-03-20 08:36: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23篇)文化类文稿汇编,供大家参考。

2024年(23篇)文化类文稿汇编

文化类文稿汇编(23篇)(202403)目 录

文化类文稿汇编(23篇)

(202403)

目 录

1.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

2.春联文化 时代中国10

3.从春节文化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16

4.促进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24

5.发掘弘扬长江文化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32

6.丰富文化生活 赋能乡村振兴38

7.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个重要维度41

8.深刻理解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丰富内涵50

9.深入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58

10.深学笃行***文化思想 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62

11.守正创新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73

12.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76

13.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春力量80

14.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原则性、根本性问题84

15.***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91

16.引领和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面104

17.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中赓续中华文脉111

18.在文化交汇融合中壮大主流价值119

19.在乡村博物馆遇见诗和远方126

20.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129

21.着力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效能137

22.中国式现代化深蕴文明基因142

23.中华民俗的汉字姻缘147

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的战略高度,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厚的民族情怀和宽广的战略视野,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生机盎然,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了绵绵不绝的精神动力。

明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泱泱中华,煌煌神州,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根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机*联、辩证统一。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过时的表现形式加以创新再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创新性发展就是要紧扣时代韵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一方面,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提。创造性转化是对历史形成的文化成果的转化,以“面向过去”为主,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理念、实质内容和表达形式等方面的现代转型;
创新性发展以“面向未来”为主,提炼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符合未来社会形态的新内涵、新内容,是对既有文化成果的创新发展、文化提升和思想超越。另一方面,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只有结合时代变化和现实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重构,才能做到内容翻新、思想创新和价值更新,才能做到有效创新、有质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光彩。再者,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互交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由此及彼、融会贯通、相互支撑的关系,是从量变到质变、从初级到高级的上升过程,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深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我们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关系,鉴别地加以对待,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转化创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照时代问题为切入点的与时俱进。纵览历史,文脉之所以绵延不绝,在于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格,在于其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找准历史纵深和现实关切之间的结合点,契合时代语境,不断回应时代的挑战、诉求,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和创新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为内核的主客观共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性,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就在于历代对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并顺应规律推动发展。新时代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方面要尊重文化守正创新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只有实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才能推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顺利进行。

激活科技赋能为驱动的内容形式互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表现在形式上。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反作用于内容,对内容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信息化时代,需要大力借助先进科学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能,既推动内容转化和创新,也需主动转变表达形式以彰显内容,实现数字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景式呈现和立体化阐释。

持续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多重路径

中华文明只有在应对内外环境变化中不断变革,在传承的基础上持续创新,才能够始终保持生机活力。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愈发需要以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要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过去、现在、未来贯通起来,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又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中华文明绽放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冲击的*面,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只有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确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偏向。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思想是统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指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为人民谋幸福、增福祉。人民是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文化继承、文化传播的主体,一方面要把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吸引和鼓励人民参与文化创新创造活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另一方面要时刻回应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效果的重要标准,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文化繁荣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创新技术加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 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 裸眼3D等技术的发展,新兴科技矩阵灵活组合,广泛渗透到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传播和消费全过程,催生出文化新业态和消费新场景,深刻改变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传播格*和消费方式,为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契机。要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内容形态进行再吸收再创造,贡献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数字文化产品,以科技赋能不断激发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活力和动能。

坚持不同文化交流互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文明发展史充分证明,一种文明只有在同其他文明对话中才能取长补短,只有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我们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在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我们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实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兼收并蓄的襟怀博采众长、融合创新,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另一方面要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以辩证态度对待各种文化资源,推动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春联文化 时代中国

“二十四,写大字。”2024农历龙年春节即将来临,家家户户迎来了写春联的喜庆日子。春联是春节期间以撰书对联形式,营造节日气氛、祈福吉祥的重要习俗。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联习俗可追溯到公元964年的春节,孟昶写下了目前已知的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一幅寓意美好的春联,被认为是春联的始祖。

2023年底,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走出了国门,成为目前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活动之一。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紧扣时代主题、紧跟社会步伐,为我们带来了构思精巧、情感真挚、充满文学艺术魅力的春联作品。

①春的气息 

传统春联以五言和七言短语为主,有的描写春天景色,状物及情,抒发美好寓意,如“丽日和风春浩荡,花香鸟语物昭苏”;
有的用天干地支的农历纪年寄予美好愿景,如“春潮传喜讯,虎岁报佳音”;
有的抒发理想,祈福纳祥,表达美好祝福,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有的祈求国泰民安,事业发达,如“民安国泰千家乐,风调雨顺万事兴”。春联的特点,是用对仗意联的文字,通过书法艺术的表达,突出“春”字和“喜”字,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

春联要有春的节令气息,有美好寓意的祝愿,有鲜明的地域风情和个人特色。传统春联以描写春光和节日祝福为主,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千百年来流传至今,长盛不衰。与传统春联不同,现代社会的春联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有单位联,如机*企事业学校社区春联;
有景点联,如广场城门公园联;
有媒体联,各种纸媒新媒体文字视频的春联等。当然,最重要的是家居联,其数量最多、内容最广,也最具风采。家居联以五言和七言居多,展现了家风家训家文化,突出了喜庆吉祥福安康的色彩。总之,春联要有春的节令气息,有美好寓意的祝愿,有鲜明的地域风情和个人特色。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春联也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同声,以新的内容和形式,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感情的共鸣、审美的享受,成为实现城市繁荣、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

②立意积极

春联的构思与写作,要求切人切事切景切情。春联的立意积极向上,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精神鼓舞。春联的内容具有时代特点和风格,如国家重大庆典重要活动,时代的特殊意象和标志,对外交往的文化宣传。2022新春钟声敲响之际,三位航天英雄遥祝祖国繁荣昌盛,翟志刚书写的一副春联“逐梦飞天同守岁,龙骧虎步共迎春”,被誉为“太空第一联”。

春联展现新中国取得的新成就、新成果,彰显中华崭新气象。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启之年,春联“北斗领航,十四五别开生面;
南湖筑梦,双百年大展宏图”(何沁学)、“D建百年,国兴百业;
家迎五福,人奋五更”(覃志厂)抒发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热爱,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

春联描绘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的幸福美好新生活、新志趣、新追求。2024年新春联——“龙盘中国结,福耀小康春”(陈勇波)和“盛世龙腾千万里,春风梅报第一枝”(蒋东永),表达了人民的喜悦心情,激发了人们的奋进斗志。

春联促进乡村振兴,讴歌广大乡村的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2024龙年新春联中的“燕舞三春,春绘三农画;
龙书百福,福来百姓家”(吴志良)和“春迎游子,乡间小路亲情重;
福挂柴门,屋内大堂笑语高”(宋晓可),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乡村的崭新面貌和人们的幸福欢颜。

春联书写胜景春光,寄情锦绣山河,大美风光,彰显中华各地的名胜古迹和城市乡村的新气象。2024年甲辰新春中国城墙全球征联的西安含光门联“春含瑞象,托一串驼铃,传来福讯;
梦启长安,越千年故辙,缩短乡愁”(娄钰钗),安徽寿县征联的通淝门(南门)联“通流引梦,振翮图南,楚韵清嘉资豹变;
淝水浮青,平畴织锦,春潮浩荡作龙吟”(周春季),描摹生动,想象丰富,寄托乡愁乡思。

春联展示新时代中华儿女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精神面貌。如“风自山海吹来,恰鲲化鹏抟,又见南国云趋,漫天霞蔚;
梦随浪花绽放,正鸥欢鱼跃,试看东方潮涌,满眼春荣”(龙泉),以写深圳大鹏湾风光为主,饱含对南国的深情与热爱,更凝结着对祖国繁荣发展的期待与展望。

③与时俱进

春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增加春联艺术魅力,给人以审美享受。

在词法上,突出时代性。除了诗词骈赋文的运用,新词、科学名词、外来词等均可入联。2023年新春联“快递亲情,抖音拍出全家福;
思归故里,微信翻开百姓年”(李小杰),将一些已流行社会的日常新词入联,写出了时代的特点和社会新生活;
“万卷龙章,邀春作序;
百年骏业,让梦开花”(王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对梦想的追求。“兔舞巡宫中国范,龙腾破壁小康春”(陈慧萍)一联,“中国范”,也读作“中国范儿”,就是一个很有中国味道、民族气派的新词。还有一些领字、衬字、虚字、两个音节以上的数词等的运用,以及词类的活用转品等,也增加了春联的艺术表现力。

在句法上,增加文学性。春联的句式结构多样、变化多端,广泛吸收了诗词骈赋文等各种文体的形式,突破了以诗联为主要形式的藩篱。如修辞对格的当句自对、鼎足对、流水对、嵌字对、借音对、谐音对等,丰富了春联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文学修辞的排比、拆字、顶针、设问、拟人,以及典故的运用,也拓宽了春联创作思维,提供了新的创新思路。如“新时代,新征程,谁开步快如脱兔;
大目标,大变*,我争春勤似耕牛”(戚万丰),一个“谁”、一个“我”,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式,充分表达了社会**新时代主人翁的创业自豪感。在句式的安排上,春联大多以五七言为常见,但在一些重要场合,也有多分句句式的长短组合,这是为了适应不同建筑场所的需要,表达更丰富的思想内容,创新多样的艺术表现。有些春联的句式还作变格处理,我们不能看作是违律,而应视为一种突破与创新,也应该是合律的。

在声韵上,平仄的新旧声均可使用。即古汉语平水声韵(古声)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声韵(新声)均可使用,但二者不得混用,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需要。如2021辛丑年“百佳春联”征集活动中的“十四五新*,铆足牛劲;
万千重美景,占尽春光”(卫国),其中的十、*、足,古声读作仄声,新声普通话读平声,符合联律。

万象更新,岁元肇启;
卯归辰到,兔跃龙腾。甲辰龙年春节即将到来,让我们挥笔书春,创作更多更好更美的春联作品,以鲜明突出的主题、积极向上的内容、高雅大气的意境,凝聚起对祖国的热爱与祝愿。

从春节文化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我们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凝聚着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理念,寄托着中国人的情感与追求。春节文化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鲜活见证,它从上古一路走来,伴随中华民族穿越数千年的历史长河,深深融入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春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中都可以得到清晰展现。

春节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人们一年丰收之后的庆祝活动,甲骨文中“年”就是人背负禾粟的象形字,本义即农作物的收获。在先民庆祝丰收和祈求丰收的活动之中,形成了岁末祭祀先祖神祇的腊祭。《隋书·礼仪志》记载“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接”,说明腊祭蕴含除旧迎新之意。腊祭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说“伊耆氏始为蜡”。伊耆氏为上古帝王,或说为尧,或说为神农氏。腊祭至少在春秋时期就已成为一个盛大节日。《礼记·杂记下》记载孔子弟子子贡看到的腊祭场面是“一国之人皆若狂”,可见当时节日气氛之浓厚。

汉武帝以前,历代岁首所在月份各不相同,夏以寅月,商以丑月,周以子月,秦以亥月。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颁布太初历,确定用夏正,即以夏历正月朔日(初一)为岁首。自此以后的两千多年里,除了几次短暂的变更,汉武帝确立的岁首一直延续下来。

历史上,岁首又被称为元日、元朔、元辰、元旦、正旦、正朔、新正、岁日等。汉代《四民月令》记载正旦之日要“躬率妻孥,絜祀祖祢”,子孙“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还要“谒贺”师长亲朋。我们看到,后世过年的习俗在两千多年前大体都已形成。

辛亥革命之后改用公历,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改称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至少已传承了两千多年,其源头更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阶段,其中祭祀祖先、迎新祈福等传统习俗及其精神内核亦是一直绵延不绝。

春节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节日,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新”的不懈追求,反映了中华民族求新求变的进取精神。孜孜不懈地追求变化、追求发展、追求进步,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辉煌文明、历经磨难却愈发壮大的精神源泉。

《礼记·月令》讲:“数将几终,岁且更始。”中国古人以自然秩序为人间秩序的源头和规范,人间的生产生活、*治活动都要因循四时节律。元日是一年之始,元日的前一天则是一岁之终,被称为“除日”或“除夕”。“除”即去除之意,去除的不仅是旧的一年,还意味着灾祸疫病的驱除,各种旧秽的扫除。

“改岁宜新”,是说人们要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履端元日,正始之初”,人们企盼新的一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年岁更替之际,中国人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既有“应转悟前非”“愿除旧妄生新意,端与新年日日新”的自我反省,更有“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的自我勉励。无论老少,都期许新年当有新作为。

新春“万物资始”,要“惟新政理”。《周礼》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孙诒让解释说:“正月正岁,岁时更始,将以除旧布新,明布治县(悬)法,皆所以新王事也。”王安石著名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借咏元日,抒发除旧立新的意象。

“春节”的名称其实也是在传统之上的创新。“春节”之称古代早已有之,《后汉书·杨震传》载“冬无宿雪,春节未雨”,但这里指的是立春。今天的“春节”是给旧称赋予了合理的新内涵。从遥远的腊祭到今天的春节,从桃符到春联,从压胜钱到压岁钱,还有腊八、小年、除夕、守岁、破五、元宵等年俗的逐渐形成,春节一直在与时俱进。时至今日,网上拜年等新的过年方式不断涌现,春节文化还在不断推陈出新。

岁首在古代又称“正朔”,正即正月,朔即初一。古代正朔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史记》说:“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自汉武帝确定夏正以后,后世虽然不轻易改正朔,但颁布历法仍然是王朝统治的象征。“大一统”除了*治和思想上的统一,也体现在礼乐等方方面面。

“大一统”观念的确立也与正月紧密相关。“大一统”一词出自《春秋公羊传》,其认为《春秋》首书“元年春王正月”就是为了推重一统。于是一年之始被赋予了独特意义,成为维系“大一统”的“政教之始”:“夫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自公侯至于庶人,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虫,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

自汉代起,历代皆在元日举行盛大的元日朝会。四方来贺,万邦来朝,“齐八荒于蕃服兮,咸稽首以来王”,充分展现了国家的统一、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除夕之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的“合家欢”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最重视的过年方式,也使得我们早就将个人、家庭的幸福与国家的安定繁荣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自然的血缘亲情之爱推广扩大至国家之爱,最终发展为心怀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

******指出:“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追求团结统一,不断加深*治经济文化联系,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

早在《汉书》中,就有匈奴单于来会正旦朝贺的记载。《新唐书》记突厥可汗遣使“朝正月,献方物”,并称“今新岁献月,愿以万寿献天子”。后来宋辽、宋金三百年间互遣贺正旦使,更是使春节成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道桥梁。

历代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多仿建有元日朝会的制度。历史上靺鞨人“每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党项人“岁时往来,以相劳问,少长相坐,以齿不以爵,献寿拜舞”。时至今日,各民族在长期的互动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涵。

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年俗多种多样,但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天南海北的人们汇聚成一个整体。虽年俗多种多样,但其精神内核却趋向一致,都蕴含着注重亲情、不忘本源的道德情感,爱国爱家、祈望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祈福禳灾、向往和美康乐的生活理想。这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

春节是阖家团圆、欢乐祥和的节日,传承着中华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既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礼记》说正月是一个“天地和同”的时节,“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特别强调“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反对在正月发动战争。

春节是平安幸福的节日,反映了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礼记·郊特牲》记载了上古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诗经·生民》也点明祭祀祖先的一个重大意义就是“以兴嗣岁”,即兴旺来年。可见祈求天人和谐、五谷丰登,从上古时代起就是新年的重要内容。千百年来,“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年丰穰,世泰平”,成为每位中国人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愿景。

春节是祥和欢乐的节日。《礼记·月令》说:“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礼记·杂记下》中,孔子用“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解释了年末过节的意义,即忙碌了一年,需要放松开心一下,并将之上升到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之道。“共欢新故岁”“相守夜欢哗”“岁岁年年,共欢同乐,嘉庆与时新”,从古至今,祥和欢乐是春节不变的主题。

时至今日,春节的意义不仅限于中国,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将春节确立为法定节日。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中国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随着春节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必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促进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

 

******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人文经济的繁荣发展,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生动实践。以江苏苏州、浙江杭州为代表的一些地方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成为人文经济学的实践样本。深入研究其中的人文经济学,对于推动文化与经济在相互有效转化中实现共同繁荣、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党的20D报告提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两个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总括和结晶。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具有决定性作用,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和条件。正如马克思在《〈*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包括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既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撑。恩格斯指出:“物质存在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相影响、互为条件,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很难设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上实现现代化后还是文化的沙漠,也不能设想一个物质上十分富有但精神上很空虚的人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在经济上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而且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文化强国,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史形成了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我们完全有条件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文化,同时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挥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从苏州、杭州等地方的实践来看,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通过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长期涵养,实现以文化人,夯实经济繁荣发展的文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贯彻***文化思想,广泛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意识形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等,不仅能够促进人的现代化,也能够通过以文化人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历史看,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比如,苏州、杭州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崇文、尊师、重教等方面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不仅提高了人的精神文明程度,而且促进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积累,今天依然为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着强大精神力量。党的20D报告提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并作出具体部署,内容包括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等等。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就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

弘扬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文化。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比如,一些企业家在兴办实业的同时,还积极兴办教育、医疗、社会公益事业,帮助群众,造福乡梓,成为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企业家文化不仅包括创新文化,也包括社会责任文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弘扬这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文化,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
培育勇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把社会作为施展才华的舞台,真诚回报社会、投身各类公益事业;
培育诚信守法的企业家,让他们成为诚信守法的表率,促进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

构建相互信任的营商环境。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也是信用经济的重要要求。社会**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相互信任是不可多得的社会资本。弘扬诚信文化、打造相互信任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提高合同规范实施效率、维护市场秩序,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构建相互信任的营商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离不开长期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社会共同遵从的道德规范。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诚信自律,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诚信宣传和舆论监督,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诚信建设活动,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

促进人的观念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这是人的思想理念、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从传统向现代转化,形成符合时代要求、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在前沿一线、未知领域大胆探索,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以改革创新推动事业发展。

增强经济发展对文化繁荣的基础作用

经济是基础,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苏州、杭州等地方的实践来看,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新时代新征程,要把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在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社会**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扩大优质文化供给。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扩大优质文化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包括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等等。通过源源不断提供满足不同文化消费需求的丰富多彩的优秀作品,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党的20D报告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在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完善产业规划和政策,强化创新驱动,实施数字化战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共同发挥作用。马克思指出:“从整个社会来说,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等等的时间。”科技创新不仅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也能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教育不仅能够传播历史文化知识,也能够传播科学技术知识。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鼓励和引导劳动者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强化终身学习的内生动力,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发掘弘扬长江文化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

长江之水万古奔流,千年文脉生生不息。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与同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交相辉映,共同促成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一部长江文化史,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灌溉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以******关于长江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论断为遵循,进一步发掘弘扬长江文化,做好母亲河保护,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长江文化不断发展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指出,“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这启示我们长江文化的内在要素源于四条脉络:历史的、山水的、区域的和人文的。这些内在要素彼此有机统一,融合发展。千百年来,长江之水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经济社会大系统,今天仍然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长江文化作为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势必形成一些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特质,深入理解长江文化的内涵特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长江文化是底蕴深厚的文化。考古发现证明,史前时代长江流域已有相当高度发展的文明。良渚古城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发现,印证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贡献。长江文化以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为主体,包含滇文化、黔文化、赣文化、徽文化、江南文化等,体现了中华文化多样共生的特质。长江流域历史文化遗产的种类多、数量丰、结构多元,沿线省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7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2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52项,世界遗产20多项,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宝库。

长江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中华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长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如此。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早在6000多年前就与其他地区的先民发生了频繁而密切的交往,考古发现,大伊山遗址的器物与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中的同类器物相近。而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各类遗物也有着良渚文化的因素,同样地,良渚文化也受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影响。作为一个整体,长江文化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文化系统,彰显着兼收并蓄、容纳百家的恢宏气度。

长江文化是创新创造的文化。历史上,长江流域是世界稻作文明发源地,稻作文明正是从长江流域向世界各地播迁的。自古至今,长江地区留下了一座座思想文化高峰,涌现出许多敢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名人,担当起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重任。近代以来,通江达海的长江流域在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的过程中,敢于创新,善于创造,在工业、经贸、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都展现了领时代之先的特点,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转型发展。这里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孕育了丰富的红色基因与革命文化。所有这些,无不表明长江文化具有蓬勃的朝气和创新的伟力,正由于长江文化有着创新的特质,它才能生生不已,历久弥新。

2023年10月,******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从涵养中华民族精神来看,长江文化渗透着经久不息的文脉气韵,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杰出英才。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被寄予更多的期望和更多的功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积极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在保护、传承、弘扬中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保护长江文化,彰显文化魅力。进一步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对长江流域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保护,在长江生态修复中彰显文化魅力。在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这为传承中华文化、赓续历史文脉提供有效路径。随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启动和《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公布,各地以重大文化项目带动,开展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大运河文化等重大课题研究,推进长江沿岸重要遗址考古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在对长江文化资源全面保护方面,强化沿江文物本体及其历史环境风貌整体性保护,并加强长江相关可移动文物抢救性征集、保护、修复工作,建设一批展现长江文化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间。

传承长江文化,提升文化价值。传承好长江文化,要在全方位研究中挖掘长江文化内涵。加强长江文化调查研究,在推动长江文化智库建设中,把持续跟进长江文化研究作为实施徽学等区域文化研究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建设长江文化资源数据库,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原创性研究,阐释长江文化、航运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拓展长江文化研究领域,如长江文化与区域文化融合、比较研究,长江流域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研究等,并注重创新研究方法,将定量方法、“互联网+”、大数据等应用于长江文化研究。加强文旅深度融合,建设唐诗宋词水墨写意的烟雨江南,打造品质高端服务精致的城镇名片,绘就业态时尚景美民富的绿水青山现实画卷。

弘扬长江文化,增强文化影响力。用好用活沿江城市资源禀赋,凸显长江沿线特色风貌,推动长江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有机融合,提炼长江文化标识性概念,塑造辨识度高的城市形象,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长江文化带。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多维传播中增强长江文化国际影响力,通过聚焦文化交流和传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构建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对话、国际文学对话等,促进交流互鉴,推动长江文化题材的舞台艺术、文创产品、影视作品、文学作品“走出去”,推动长江文化育民、惠民、利民,使长江文化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力和社会**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丰富文化生活 赋能乡村振兴

村歌串烧、情景短剧、特色舞蹈……日前,2024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在绍兴市柯桥区新围村文化礼堂精彩上演。来自全省11个市30多个文化礼堂的600多名演员登台献技,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了浓浓年味。此次“村晚”还安排了场景展示、民俗表演、非遗体验、美食品鉴等特色活动,为群众打造了原汁原味的文化大餐。

近年来,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不仅之江大地掀起了乡村文化热潮,其他广大地区各类富有特色的乡村文化IP也“活”了起来、“火”了起来,中国乡村文化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年之计在于春。日前,2024年*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对繁荣乡村文化作出了具体部署,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明确指引。

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我国古老的农耕文明奠定了乡村文化的基调,在广袤乡土上积淀了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色。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乡群众共享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为乡村文化振兴带来了时代新风。讲好二者“合”的故事,须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互通共享的价值要素,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共生共荣、相得益彰,在古老而肥沃的文化土壤里孕育新的果实,为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新篇探寻新路子。

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引水灌溉”,着力解决乡村文化供需不平衡等问题,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村庄、集市等末梢延伸,大力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增加有效服务供给,持续助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另一方面,要“就地取材”,对乡土精华文化资源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如数家珍,创新并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大力实施乡村文物保护工程,深入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进一步落实落细。

农民唱主角和各方搭舞台有机结合。文化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人,主体可以多元,但主角必须突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为了让城乡居民共享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广大农民应当也必须是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只有坚持让农民唱主角,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乡村文化振兴的可持续性。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引导带动更多方面力量为农民“登台唱戏”搭建更大更好的舞台,促进包括“村BA”“村超”“村晚”等在内的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打造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级乡村文化精品。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个重要维度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世界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鲜明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历史前进和时代发展赋予的重大任务。

1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立足“两个结合”

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事业总体布*的重要内容,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刻把握魂脉和根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毫不动摇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完成了中国其他*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最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结合新的实际不断进行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提出要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党的20D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认识、分析中国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客观实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总结出新的客观规律,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并重新回到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坚定不移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唯物辩证、实事求是、人类解放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宇宙观、实践观、价值观等方面高度契合,使得两者的结合必然会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不移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融会贯通,让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之中。

“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科学总结了党一百多年来推进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第一个结合”突出的是中国实践问题的解决,而“第二个结合”强调理论与文化形态的融通,更多观照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虽然“两个结合”在结合的对象、内容、方式上有所侧重和区别,但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共同目标上是一致的。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既需要从中国具体实际中总结凝练出鲜活的理论,更需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把“两个结合”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辩证把握统筹推进,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扎根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

******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以实践为导向,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创造性地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

一是要紧紧依靠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广阔的舞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立足中国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主体,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集中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诉求。

二是要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深刻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诉求。中国式现代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历史充分证明,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是以文化的创新和文明的进步为先导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助于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和理解,让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前所未有的崭新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够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地认识世界、辩证地思考问题,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活力。蕴含其中的先进思想文化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使命任务,使我们在物质富足的同时实现精神富有,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夯实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精神支撑与文化基础。

3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深刻指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始终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为自身的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开放包容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一是要积极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五色交辉,相得益彰;
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只有博采众长,积极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保持蓬勃生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沉渣泛起。******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吸收借鉴,是对西方零和博弈、唯我独尊狭隘观念的摒弃,必定会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让“各美其美”的多彩文明在世界舞台上能够“美美与共”,使得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成为可能。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等有不同认识,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相通的,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主、自由的追求是共同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民族的文明特质与世界文明体系的共同价值追求相贯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道路?”一个民族只有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体系充满信心,对民族文化的创新活力、创造潜力和发展韧性充满信心,才能自觉坚守民族文化立场,坚持民族文化传统,赓续民族文化血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弘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全面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三是要主动走向世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激荡表现出新的态势。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新时代的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给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厚素材和广阔空间。我们要依托中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提炼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精神标识,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推动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文化“走出去”,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合作、文化对外传播、文化贸易投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深刻理解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丰富内涵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系统阐释了“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明确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一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全面深化了对“两个结合”的规律性认识,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为我们全面认识、科学把握“新的文化生命体”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深刻反映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目标、新使命、新要求。

1 新的文化生命体具有新特性

******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其生成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古今中西”“旧邦新命”的交流交融交汇中形成、塑造的,具有全新的性质和特征、内容和形式。这些新特性,决定于科学社会**的本质规定性,根植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实践,丰富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看,新的文化生命体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并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造就的,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科学社会**发展史看,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坚持把科学社会**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看,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世界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超越了西方工业文明主导的单一文明模式,吸收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在融会贯通、交流互鉴中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新活力。

2 马克思主义赋予新的文化生命体以科学理念和实践智慧

思想是文化的灵魂,理论是文化的精髓。坚持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新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新的文化生命体是理论创新的必然成果。马克思主义作为“魂脉”,不仅为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提供了思想指导、价值指引和行动指南,赋予其科学理念和实践智慧;
而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的文化生命体形成发展的根源和血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新的文化生命体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当代形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彰显着中华儿女最深沉的精神气质,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智慧精华,共同形塑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在漫长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勇毅前行,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是新的文化生命体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和血脉,构成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根脉”。我们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在不断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同现实文化相融通,赋予中华文明以新的力量、新的观念,促进其现代转型、现代发展。

4 “两个结合”是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必由之路

******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由此,“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既造就了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又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也使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正是因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才能产生深刻彻底的“化学反应”,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新的文化生命体既是“魂脉”和“根脉”的结合与反应,也是“本来”“外来”和“未来”的结合与反应。不忘本来,就是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自己的文化主体性,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走自己的路;
吸收外来,就是秉持开放包容,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融通中外、贯通古今;
面向未来,就是坚持守正创新,坚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创新思路、话语、机制、形式,不断赋予新的文化生命体以新的动力和活力。

5 以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存在形式。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现实条件和物质载体,以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新的使命和表现形式,其本质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
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而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
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新的文化生命体是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文明成果,以我国现代化发展成果为基础。

******指出,“中国特色社会**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植根的文化沃土,构成新的文化生命体最基本、最强大的文化基因;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是新的文化生命体不可动摇的基石;
社会**先进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文化,代表着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要求。三者汇聚成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主体内容和主要形式,持续巩固文化主体性,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获得不竭的内生动力,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和作用,促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必须从整体上完善金融监管、优化金融服务、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这既需要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建设,也需要通过文化的力量和作用来促进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提升。因此,加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对于建设金融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理解。

诚实守信,是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诚实守信是中国人所崇尚的人生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活动中积累的道德观、经营观。金融行业以信用为基础,要求恪守合同、诚信为本。“人无信不立”体现在经济、金融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都应将“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扎扎实实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以义取利,是金融行稳致远的关键。在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已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金融兼具了功能性与营利性双重特性,只有做到“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才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进程中,要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使金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创造价值,在义利兼顾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稳健审慎,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立身处世之道。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尤其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始终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强调“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就是要坚持把握好时机和力度,稳扎稳打,稳健前行。这对于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深化金融改革和具体金融工作中,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为金融业营造有利于风险防控和稳健经营的环境。只有做到审慎监管、有序推进,才能持续推动我国金融机构、金融行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守正创新,是金融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追求。党的20D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为金融理论和实践创新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新时代新征程,只有坚持继承和发展相统一,不断推动金融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开创金融工作新*面。当然,创新必须是守正基础上的创新,而不能受利益驱动,打着创新的名义盲目铺摊子,大搞资金体内循环、脱实向虚、规避监管。做到“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就是既要在支持实体经济做优做强上持之以恒,又要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推陈出新。

依法合规,是金融稳健运行的基石。“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金融业与货币交易关系紧密,面临着较高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必须始终坚持依法经营、合规操作,铲除一切违法违规行为的滋生土壤,形成“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的作风和氛围。金融业既要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又要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必须树立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价值取向,遵守金融监管要求,自觉在监管许可的范围内依法经营,让尊崇法律、敬畏规则、依法合规经营成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新征程上,要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繁荣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全面增强金融工作本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深学笃行***文化思想 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在理论上的自觉、精神上的自立、文化上的自信,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自觉按照******指引的方向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推动广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1.突出把握党的文化领导权这个*治保证,自觉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文化思想中带有标识性、统领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自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党的领导引领文化建设方向,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治保证。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治工作,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高飘扬。各级党W(党组)要自觉担负起*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党W(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立足“两个前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好管好用好各类阵地,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

坚持正确*治方向不动摇。旗帜鲜明讲*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高度的*治敏锐性,不断提高*治判断力、*治领悟力、*治执行力,把*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要求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治责任,从严从实抓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D建工作,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营造风清气正的*治生态,确保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信赖的坚强堡垒。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不动摇。提振信心、鼓舞干劲,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强劲正面宣传凝聚社会共识,精心*织“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等系列主题采访,做好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广交会、高交会等重大活动宣传报道,讲好广东高质量发展故事,引导人民群众更好体悟新时代的奋斗脉搏、奋进步调、幸福底色。以有效经济宣传提振发展信心,紧紧围绕省W“1310”具体部署,*织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等主题采访,持续宣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产业科技加快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成果成效,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广东乐章。

2.突出把握“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文化强省建设

“两个结合”是***文化思想中带有重大创新性、突破性的观点。******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新思想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要坚持不懈用***新思想凝心铸魂,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注重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治任务,扎实推进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完善党W(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制度,健全五学联动机制,引导干部群众从中悟原理、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擦亮“理响广东”“学习日历”等理论宣传品牌,深入实施理论宣讲工作“五个提升计划”,*织“***新思想在广东的生动实践我来讲”等主题宣讲活动,推进“粤学习”“进村入户”等网络传播工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入千家万户。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广东发展先行一步,广东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这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了丰厚土壤。围绕“***新思想与广东实践”搭建理论研讨交流平台,拓展研究深度和广度,深入解读成功实践背后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注重从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并上升为理性认识,为我们党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丰富资源。抓好***文化思想研究阐释,推出一批有理论创见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注重继承与创新并重。“两个结合”既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又打开了创新空间。要自觉把“两个结合”这个最大法宝运用到文化强省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守正创新,秉持开放包容,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不断激发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着力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不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文化强省建设的丰硕成果充分彰显***文化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3.突出把握坚定文化自信这个思想前提,自觉赓续好中华文化根脉

文化自信是贯穿***文化思想的一条鲜明主线。******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实践中赓续好中华文化根脉。

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更加注重系统性专业性,健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体系,高标准推进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做强“南海I号”等水下考古品牌。深入总结广州永庆坊、潮州牌坊街和广济桥、汕头小公园等保护利用经验,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的系统保护和利用。加强龙舟、醒狮、广绣、广彩、潮绣、潮瓷、潮雕、工夫茶等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保护好、传下去。

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加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州农讲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等红色遗址、革命文物的系统性保护和利用,建设一批反映新时代辉煌成就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革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点亮理想信念明灯。

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要推动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老祖宗的“传家宝”焕发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建好用好广州国家版本馆、岭南书院,办好广东岭南古籍出版社,积极推进岭南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推动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等特色文化传承发展。持续擦亮岭南戏曲、岭南美术、广东音乐等传统文化品牌,让岭南文艺保持蓬勃的生机活力。

4.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自觉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新期待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思想的鲜明本色和根本立场。******强调,在围绕中心、服务大*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我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打造文艺精品力作。文艺精品是文化创新力、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广东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图景,特别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前沿、最火热的现实素材,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着眼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统筹推进“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版“人世间”文学创作计划、影视剧本创作孵化计划等,聚焦改革开放、乡村振兴、湾区建设等重点题材,打造更多反映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的优秀作品。用好文艺精品扶持专项资金,不断提高*织精品创作生产的能力水平,做到重大节点提前规划、重点题材紧紧抓住、重点项目心里有数,全领域统筹、全生命周期扶持、全要素配置、全链条开发、全方位宣推,齐心协力打造精品。

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需要有更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广东着力以“一刻钟文化圈”为目标完善空间发展规划布*,以数字化社会化为抓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牵好城市龙头,发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建好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等文化地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抓住县这个重点,推动各地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引导社会力量有效参与,促进公共文化新空间与旅游、教育、科技、创业等服务综合利用,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做实镇村这个节点,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微更新,建设“嵌入式”文化空间,常态化开展文化进万家、文艺结对子等活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是高品质文化供给的重要依托。做强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网络视听、文化制造、动漫游戏等优势产业,发展文化新场景、新应用,培育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创新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包”,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领域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高标准打造深圳文博会、广州文交会等平台,高水平建设珠江两岸数字创意产业带等集聚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海洋文化旅游带和生态文化旅游带,重点培育一批人人皆知、人人向往的文旅大IP和网红打卡地,让“诗和远方”在广东触手可及。

5.突出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自觉推进建设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广东处在“交汇处”“交融处”“交锋处”,我们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奋力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广东篇章,在改革开放前沿充分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无比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着力弘扬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对广东寄予厚望,要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我们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着力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做深做细思想*治工作,形成与“走在前列”总目标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扎实开展“文明与法”“礼在广东”等道德实践活动,强化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围绕“百千万工程”深化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依托“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从都国际论坛等国际性活动做好主场外宣,持续打造“湾有引力”“寰宇对话”“感知广东”等品牌,讲好******关心大湾区建设、关心广东发展的生动故事。全力打造GDToday(今日广东)旗舰媒体,加强对外传播矩阵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创新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充分发挥广东地缘人缘优势,发挥粤语、客家话、潮汕话等方言海外传播优势,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着力深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文化交流交往的节点,是展示中华文明之美的重要窗口。持续开展“魅力广东”海外行活动,推动舞剧《咏春》、歌剧《马可·波罗》等文艺精品巡演,用好粤剧、龙舟、醒狮等文化标识,让外国友人更好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做大做强对外文化贸易,通过动漫、数字出版、网络游戏等载体,让更多“广货”走进外国友人的生活。推动“欢朋满粤”等文化交流活动提质增效,建设一批“走读广东”体验基地,让外国游客在领略山水人文之美、感悟时代发展之变中读懂中国、亲近中国。

守正创新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国家统计*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515亿元,比上年增长8.2%。统计数据显示,文化服务业支撑作用稳步增强,文娱休闲行业快速恢复。当前,全国文旅市场一片火热,文化经营性企业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文化产业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做大做强,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是补齐文化发展短板的重要途径,事关社会**文化强国建设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数据显示,2023年,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7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速明显快于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整体水平;
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比重为52.3%,占比高于上年2.7个百分点;
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5.4%。这些耀眼的数据是我国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的生动体现。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健全、文化市场更加繁荣有序、文化供给不断丰富。近年来,《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引领推动了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文化产业提质升级以及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我国文化消费市场异常火热,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参与体验。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此外,入出境旅游约683万人次,其中出境游约360万人次,入境游约323万人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地举办“村晚”、戏曲进乡村、图书馆里过大年等群众文化活动约15万场次,线上线下约6.69亿人次参与;
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1.63万场,同比增长52.10%;
票房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80.09%;
观演人数657.65万人次,同比增长77.71%。亮眼的是,人们庆祝春节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云逛庙会、春节观影、逛博物馆、冰雪旅游、团购送礼成为人们过年的新习俗。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应持续发力,以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只能坚持向改革要效益,进一步探索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路径,着力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时下,大数据、云计算、AR/VR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有力助推了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的革新。它们推动了新的消费方式的形成,并壮大了消费主体,而新的市场需求也催生了元宇宙文旅、博物馆文创等新业态,特别是网络文学产业近几年来实现内容精品化,现实题材创作多样化,IP不断融合发展,掀起出海热潮。此外,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还将促使文化生产要素不断实现优化组合,使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

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思想的引领,犹如征途中的旗帜、远航中的灯塔。”2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任仲平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论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引发热烈反响,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时代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重要位置,举旗定向、谋篇布*,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以来,“两个巩固”“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文化思想涵盖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历史使命、目标任务、发展战略、发展途径、发展保证等基本问题,既是对过往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为继续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文化思想的提出具有里程碑意义。

***文化思想明确了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标志着新时代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强调,“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必须深刻认识到,“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中国与世界相融通,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形态、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实现古今贯通、融通中外、与时俱进、科学有效。

***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深刻认识到,***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上的部署要求,既有本体论、认识论高度上的整体观照,又有实践论、方法论上的具体指导,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就要准确理解其中的重要概念和提法,同时加强系统性、整体性把握,吃透基本精神,领会核心要义,明确实践要求,做到学有所悟、融会贯通。

思想的光芒照亮前路,文化的力量鼓舞人心。前进道路上,坚持以***文化思想为引领,以高度*治自觉、饱满精神状态、顽强斗争意志、科学思路方法做好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以文化兴盛支撑国家强盛。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春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青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力军。新时代新征程,广大青年要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中,从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从新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聚焦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着眼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努力为建设社会**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春力量。

树立远大理想。******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坚持用***新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坚定自信。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明辨是非、恪守正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与新时代同向同行,投身新时代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作出自己的贡献。

赓续中华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深刻指出:“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的时代价值,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滋养自己、激励自己。要坚持“两个结合”,让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更相适应、同现代社会更相协调、同现实文化更相融通,让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弘扬核心价值观。******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社会**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社会**本质要求,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体现时代精神,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大力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增强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方面作出表率,在引领社会文化风气中发挥积极作用。

汲取文明成果。******指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本色,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不断拓展世界眼光,大力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以自信开放的姿态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同时,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提升文化交流能力,以更博大的胸怀广泛开展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以自信饱满、坚定从容的姿态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注入蓬勃力量。

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原则性、根本性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化思想的一根红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治立场和鲜明*治优势,也是贯穿于***文化思想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一根红线。学习贯彻***文化思想,必须牢牢把握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体现了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的*治立场和价值导向,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等一系列关乎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原则性、根本性问题,为推动新时代社会**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遵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

“我是谁”的问题,关乎党的性质和宗旨、关乎党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治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深刻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回答“我是谁”,是回答“为了谁”和“依靠谁”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搞清楚、解决好“我是谁”,方知“为了谁,依靠谁”,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正确定位自身,才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回答好“我是谁”的问题,关键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患难与共,始终植根人民,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沿着这个方向,我们必须做也应该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文化创作、创造的坚定拥护者和忠实践行者,正确认识并处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一贯主张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并曾多次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要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只有把党性和人民性结合好、统筹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能够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文化建设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文学、文化艺术创作上,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始终贯彻人民至上的人民性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曾多次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阐述,指出,“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近年来,从《觉醒年代》《功勋》《我们的四十年》等主旋律作品变为人民群众的“精神补给”,到《山海情》《大山的女儿》等优秀影视作品热搜热议,可以说,我国文化艺术创作坚持人民至上,精品多,质量高,极大地丰富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可见,文化工作者只有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

“依靠谁”的问题,关乎历史的主体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人*主体地位,鲜明而深刻地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历来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作为创作的源头活水,自觉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众所周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要坚持立足人、扎根人,又要做到引导人、培育人。所谓立足人、扎根人,简单来说就是在立足于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感性的世俗世界与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实现对文化的创造与发展。对此,******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毫无疑问,文化创造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蕴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之中。因此,人民群众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群众,要用不同的文化反映人民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所谓引导人、培育人,更多的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的肯定,是一种强调关心人、尊重人、依靠人、解放人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主张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依靠人,还得不断培养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在19世纪就科学预见了社会**的新发展,“也需要完全不同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人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发展的、历史的而非静态的、抽象的,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革而不断变化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极为重视培育“时代新人”,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他还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培养在*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素养、精神状态等方面同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时代新人”。同样,做好新时代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是要源源不断地造就出这样一批“时代新人”。须知,人民群众是理论创新的主体和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不但要成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接受者,更应该成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参与者与实践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

站在谁一边、为了谁的问题,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为了谁”关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目的、宣传思想文化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曾旗帜鲜明地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始终站在人民一边,始终把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刻回答了我们党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了谁”的问题。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了谁、宣传思想文化成果由谁所享有,是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个根本性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有这样一种高度的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始终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仅回答了而且解决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了谁”的大问题。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就曾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先进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社会**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要求、任务亦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无论有什么样的变化,也无论如何变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根本方向不能变。诚如******所说:“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了谁”的问题,充分展现了我们党深厚的人民情怀与强烈的历史担当。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将“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目标,可以说,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包括消灭剥削、消除贫苦、保障和改善民生、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等,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程度如何,则都直接影响到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因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要有富足的物质生活作为基础,也离不开富有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支撑。“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提高全民道德素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进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

作为***新思想的文化篇,***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有力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化的活的灵魂,加强***文化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应运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想方法,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层面深刻理解其中体现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辩证统一的哲学意蕴。

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中华民族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央立足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在DS、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汲取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实现综合创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生命,汇聚起铸就社会**文化新辉煌的强大动力。从中华大地生长出来的现代化赓续古老文明,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首先,***文化思想赓续中华文明的历史根脉,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深化了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纵观人类文明史可见,很多原生或次生的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都已中断或湮灭在历史的烟尘中,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中华文明之所以文脉悠长,是因其具有鲜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历史长河中将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不断对象化并丰富发展。以世界文明发展历程为参照,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绵延永续的根由,把握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就会认识到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意义。

******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我意识的核心,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之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通万里、融汇古今,积淀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具有充盈的文化创造力,其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化,成为体现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实在。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可歌可泣的中华儿女在奋力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同时,书写了一部精神上自立自信自强的中华文化重焕荣光的历史,使中华文明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继承珍贵的文化遗产并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阐明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具有的文明内涵,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前提。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繁荣发展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体现了党对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道德规范、价值关怀及其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确立了深远宏阔的文化根基。在中国特色社会**道路上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体现了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主体性自觉,使中华文明“贞下起元”,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汇聚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精神力量。

其次,***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彰显高度的文化自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化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规律性认识。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提出建立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纲领和主张,致力于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原则,秉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文化精神,顺应繁荣文化艺术、发展科学技术的时代要求,指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发展方向,强调培养有社会**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倡导科学文化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从战略高度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精神文明;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进入新时代,******将坚定文化自信视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明确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保护承载中华民族基因和血脉的文化遗产,赓续历史文脉,更好实现文明薪火相传。明确为什么人进行文化生产和文化创造,坚持文化发展服务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尊重人*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使人们平等享受文化资源,共同参与文化创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社会**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书写了新时代光耀中华的文化篇章。

最后,***文化思想展现了开阔的世界历史视野,深化了对社会**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的文化根基”。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弘扬革命文化的时代精神,发展社会**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了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基础上形成的体现社会**本质要求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场域,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古今文化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在此过程中建设社会**文化强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长期奋斗追求的重要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彰显了主体性自觉,使文化自信有了根本依托,呈现了中华文明从过去之我、现在之我走向未来之我的历史逻辑,是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结晶。

文化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与“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

******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科学回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文化思想是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运用“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必然,呈现了文化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第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发展的实践探索中产生的***文化思想系统归纳了新文化的发展规律,表明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发挥现实的反作用,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亦有着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呈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向度,实现了以守正为前提的文化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揭示了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与经济和*治的关系,表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结果,文化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在实践中转化为文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现实的物质力量。文化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文化实践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此目的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根本上体现为其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马克思主义由此获得中国文化性格,展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科学理性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繁荣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揭示了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中的独特价值,表明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实现了守正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这一重要理论创新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表明中国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和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拥抱和贡献世界,展现了内化于中华文明并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凝结而成的现代文化形态,表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达到了新高度。

第二,深刻揭示了“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两个结合”是党实现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是进一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发展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其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深层体现。中国特色的关键在于“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使“魂脉”和“根脉”相贯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结构性主体,不仅充盈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化生命,而且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使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元素并彰显时代内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深层次融入马克思主义,成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并为其赋予科学理性精神,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国文化性格,使经由“结合”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要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不仅破除了传统和现代相对立的观念桎梏,而且在中西文明交融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文化综合创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在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上培育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承担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使命,方能以熔铸古今、会通中西的思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二个结合”**了“古今中西之争”,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更深沉、更内在的具体实际,且作为具体实际的深层要素彰显其本质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融入中国人精神生命的历史实在,中国具体实际根本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象化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必然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现实的物质力量。只有坚持“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遵循文化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第三,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在一万年的文化史中持续培育发展的,绵延不绝、传承至今。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包含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对解决当今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复杂问题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必须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转化和发展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其相结合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获得实践确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体现为文化观念与时俱进及其转化为文明实体的内在逻辑,而且体现为历史必然。任何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都是流动的活水,都随时代发展而确定流向,其间虽或九曲十八弯,但终将大河向东流,从中呈现一种历史辩证法。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思想结晶,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成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方法。

文化体用贯通的实践逻辑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文化这一重大课题,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不仅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向,而且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呈现了文化体用贯通的实践逻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文化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进一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深刻理解这一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领悟其中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并作出原理性阐释。***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系统阐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核心要义,明确指出新文化建设的实践方略,表明我们党在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经体系化、学理化而升华为科学理论。用以体立,体在用中。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新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切实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

以***文化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其相结合并发挥作用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这不仅在理论创新过程中明体,而且在实践创造过程中达用,从而体用贯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实践的原则高度,成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运用好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按照“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的要求,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意识形态,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以***文化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将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作为价值指向。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不断实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彰显实体性内容。为此,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推进教育现代化,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

以***文化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坚持胸怀天下,秉持开放包容,实现文化传承发展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基础。中华民族自古开通的丝绸之路闻名遐迩,流传着万里驼铃万里波的丝路长歌。******阐明人类文明的相处之道,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以文明交流互鉴的主张超越中西文化体用之辨的近代观念束缚,使文明交融会通并不断吸纳时代精华。今天,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以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的精神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向未来书写世界文明史的多彩图景。

引领和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面

作为***新思想的文化篇,***文化思想秉承了党的创新理论所具有的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理论品格,始终随着时代发展与实践深化而不断发展和深化,在围绕中心、服务大*的伟大实践中高举旗帜、领航定向,在统一思想、汇聚力量的使命任务中补钙壮骨、固本培元,引领和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面、谱写新篇章。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治高度、历史厚度和实践深度擘画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蓝图,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文化思想。

***文化思想着眼于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扎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奠基于百余年来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辉煌历史,形成于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理论基础、历史渊源和实践支撑。

从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两个巩固”到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九个坚持”,从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明确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到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的“七个着力”要求,从提出******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到***文化思想的形成,我们可以直观而深刻地领会到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守正创新、不断发展,领会到***文化思想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不同国家、民族有不同历史积累、文明积淀,由此决定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回望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党的宝贵历史经验。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鲜明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如果“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
党的20D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从五个方面阐明“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关于“两个结合”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将“两个结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升华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的必由之路,赋予“两个结合”更高地位和更大作用空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的文化根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诠释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径方法,充分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担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加速演进,不同文明相互激荡,文化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我们才能在大国较量中把握主动、赢得先机。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发掘、继承、弘扬,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得以拓展、重构和超越,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要想在百年未有之大变*中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发展道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化自信是基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而生成的对于中华文化的信心和信念,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起来,共同作为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四个自信”重要论断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从生成逻辑上看,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实践的观念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概括。***文化思想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明确把坚持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撑,明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在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在党和国家发展史上特别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在内容上,***文化思想既有*治、理论、原则上的要求,又有工作格*、内容、方式的部署;
既有深邃、深刻的道理,又有科学、务实的方法;
既是思想的结晶,又是行动的纲领,彰显着这一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为深入开展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紧跟时代步伐的理论指导和科学指南。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也具有丰富的现代意义。“体”与“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分别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表象、表征。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对***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作出总结,强调***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上的部署要求。***文化思想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实践品格,源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经世致用传统,又根据党的思想路线并结合时代发展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阐明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升理论的重大意义。对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来说,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文化思想,既是*治要求,也是使命责任。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不懈以***新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文化思想,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熟练掌握蕴含其中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以高质量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开创新*面、铸就新辉煌。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中赓续中华文脉

 

***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其中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推动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一个重要方面是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将其自觉贯彻落实到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深刻把握鲜明理论品格

******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焕发新生。******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坚定的文化立场、深远的战略考量,展现出鲜明的理论品格。

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尊重文化发展规律,蕴含着深邃的辩证法,体现着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我们要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进行赓续传承,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为我们挖掘、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和思想精华指明了前进方向,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能够站稳脚跟、坚守立场。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具有鲜明实践特色。******指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凝结着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实践经验,凝聚着全党的高度共识,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拓展了赓续中华文脉的路径,展现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建设实践上的坚守和创新。

深刻领悟重大意义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应有之义。我们要深刻领悟******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原创性贡献。******指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的重要论述凝练阐发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涵要义,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把我们党对文化传承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明确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遵循。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拓展根本途径。******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强调要“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努力方向。******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将文化自信自强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磅礴力量。******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的中国,需要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利文化条件。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重要作用,能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起磅礴力量。

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不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指出:“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礼敬珍视的姿态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5000多年文明宝库中的精华进行全面挖掘、系统整理、科学分析,深刻阐明中华文明的深厚历史底蕴,进一步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充分彰显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不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面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必须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实现继承基础上的变革创新和时代阐发。我们要按照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找到其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不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辐射面。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要秉持开放包容的胸怀,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不断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把赓续中华文脉又彰显时代精神、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的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不断增强气象博大的中华文明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文化交汇融合中壮大主流价值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面临如何在文化大发展、大交汇、大融合的时代语境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的战略要求。******指出,“在各种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坚持以***文化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努力融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贯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汇通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联通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更加全面而充分地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及其文明魅力,正是在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从而引领并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实现继长增高的重要路径。

在融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夯实壮大主流价值的基石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承载着社会**的本质要求,也生成着“中国特色”的价值导向,而其在价值实践上的聚合点,就是深刻标举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坚持在融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彰显着当代中国主流价值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我们在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的实践导向。

文明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反映,又构成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深层内核。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一方面,努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激发了亿万人民求发展的奋斗激情和改革开放的巨大动力,并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塑造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另一方面,努力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激活了中华民族贯通古今、天覆海涵的文化自信与历史主动,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勃发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坚固的文化支撑。中国特色社会**进入新时代以来,******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以更具时代高度和文明自信的理论思维引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伟大实践,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高质量发展实践中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发展,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深刻地凝聚了民族力量,推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从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精神力量提供了更为完善、坚实和主动的实践基础。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在促进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同时又推动精神财富极大丰厚,在两个文明的均衡发展、相互促进中坚定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必将为我们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提供最牢固基石。

在贯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强壮大主流价值的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开创和拓展的现代化,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走出来的现代化。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必然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既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又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形式贯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展现了“中国特色”的文化建构所拥有的文化自信底气、开放包容大气和正气锐气,正是我们在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的实践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华民族从远古走来,之所以能够成就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从未中断的独特文明形态及其独到的人文传统、精神气质和惠泽天下的历史进程,一个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从而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标注了最根本底色,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与拓展赋予了最深厚的底蕴,为当代中国确立并壮大主流价值提供了最磅礴底气。新时代新征程上,充分激活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高度的中华文化主体性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从而在创造新的历史中延续中华民族的永恒历史,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礼敬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必将为我们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提供气魄宏大且气象万千的文明自信。

在汇通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中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拓宽壮大主流价值的空间

中国式现代化是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谋发展的现代化,又是为世界谋和平、谋大同的现代化。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必然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坚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标举了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崇高理想,标示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数千年传承的民族精神,标注了人类具有共同性的文明精华,正是我们在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的宏阔实践格*。

******指出,“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这既鲜明地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性价值追求,也深刻地表征了当代中国主流价值的实践指向。展开来看,在全球发展问题上,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深刻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观上坚持汇通中国文化与人类文化的根本价值导向;
在人类安全问题上,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从而深刻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安全观上坚持汇通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根本价值承诺;
在世界文明问题上,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从而深刻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观上坚持汇通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根本价值诉求。一言以蔽之,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彰显中国式现代化胸怀天下的大格*大气象,必将为我们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开拓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在联通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中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明,掌握壮大主流价值的主动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充分吸收现代科技发展成就和主动迎接当代科技革命的基础上走出来的现代化。展开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把握科技发展本质规定与时代前沿的现代化,又是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塑造和展开科技创新的现代化,还是坚持以文明思维开掘人类科技发展精神深度的现代化。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必然要在迎接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为代表的当代科技革命浪潮中敏锐地拓展认识视野和实践领域,从而为其更前瞻、更深刻地塑造并引领时代精神奠定坚实的科技文明基础。直面互联网,着力联通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加快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明从而深刻呈现并引领当代科技革命的价值追求与精神深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必须牢牢掌握的历史主动。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及其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高速推进,当代文化的存在状态与功能特征正越来越呈现出重要而深刻的变化,不仅传统认识中关于文化与科技外在的、抽象的对立正日趋隐退,而且文化包括价值观本身由于科学技术的深度嵌入也正在发生全新的时代变化和实践深化。这就必然构成了主流价值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积极应对的重大时代课题。******指出,“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这表明,维护并壮大主流价值的实践,必须在坚持以***新思想为指导的前提下,努力深入科技前沿尤其是网络空间前沿,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能够科学反映、表征和塑造网络空间及其人文精神的前导性、引领性功能,努力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明,从而为我们在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赢得战略主动。

在乡村博物馆遇见诗和远方

这个春节,遍布各地的乡村博物馆吸引了一批批游客。游客们通过亲子互动、农活体验等活动,迎接春天。走进乡村博物馆,特有的时令年节、悠久的农耕文化,成为现今返乡游子寻根忆昔的新民俗。别样的乡村博物馆奇妙游,为众多游子和游客打造了一个崭新的文化空间,唤起人们对家乡的自豪与热爱。

用老物件记录乡愁、以旧时光温润人心,这是乡村文博场馆的独特功能。各具特色的主题展览体现了原生态的乡村人文魅力,成为当地乡村历史和文化的绝佳展示平台。广袤乡村以其丰饶的乡土资源、淳朴的民风习俗,在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中,沉淀出自身独有的历史痕迹,化为乡村博物馆的底蕴内核。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有文化底蕴、有地方特色、有时代新意的乡村博物馆,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更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展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做好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优秀村落建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推动我国博物馆在场馆建设、文物保护、藏品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2022年,《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强调“推动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规划建设,鼓励兴办特色书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创馆”,为乡村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行动,充分发掘、保护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乡村博物馆建设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放眼全国,乡村博物馆切切实实为广大农村群众带来了文化陶冶和精神滋养。未来,乡村博物馆建设要在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产业联动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立足乡土,深挖特色。科学谋划乡村博物馆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定位设计,将乡村博物馆建设与乡村规划相衔接,与地域环境相融合,与文化需求相匹配。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传统技艺以及村史逸事等,做到“一馆一策”“一村一品”,真正打造出“土”得有文化底蕴、“土”得有地方特色、“土”得有时代新意的乡村博物馆特色。二是活化展陈,丰富体验。乡村博物馆要“活”得长久、精彩,日常运营管理是关键。应在充分考虑受众需求基础上,针对性推出相应服务举措;
创新展陈手段,提高展陈水平,把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展陈设计。三是多元协同,文旅融合。乡村博物馆既是凝聚乡情民心的家园,也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平台。要坚持“*府主导、社会参与、文旅融合、共建共享”,积极引入村民、乡贤等参与场馆设计建设、工艺创作、讲解导览、志愿服务等,增加就业岗位,增强村民的积极性和认同感。注重跨界融合,引入相关领域企业、团队打造文旅品牌,探索“文商体旅”深度融合新链条,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博物馆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聚宝盆,实现乡村博物馆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以乡村博物馆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能。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创立***文化思想的过程中,围绕“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深刻阐明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重大意义、实践要求。2023年10月,******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新要求,“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正是其中之一。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文化思想为行动指南,坚持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切实将其融入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凝聚起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理论基石:深刻把握******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和文化支柱,其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从根本上说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基于此,******在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做好这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央决策部署,自觉弘扬和大力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不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首先是明确新定位,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极为重大的时代意义。******指出,“我们提出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具体而言,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一是能够凝聚社会共识,即“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中“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
二是能够增强国家前进定力,因为“四个自信”都“需要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作支撑”;
三是能够维持民族精神独立,因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而且“它所昭示的前进方向契合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有利于我们坚定不移朝着实现民族复兴梦想前进。

其次是提出新目标,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发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党的20D报告中提出,“广泛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好把握这一点,需要我们上升到“德”的高度。一方面,******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另一方面,他又提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因此,这二者在“立德树人”层面的结合,就从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指明了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标取向和重大价值追求。

再次是完善新路径,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要多管齐下、多方并重。******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在教育引导方面,内容上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抓好“五史”宣传教育,对象上要着眼全体人民、抓住“关键少数”,要“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在实践养成方面,要注意联系日常生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其“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还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在制度保障方面,要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监督机制、考评机制、选任机制,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

实践探索:新时代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做法及其成效

历史地看,社会**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系统阐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后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并在中国特色社会**新时代得到积极培育和深入践行的重大命题。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十余年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央坚强领导下,在***新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回顾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央着眼于“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新命题,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具体来看,一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不仅在社会**核心价值观中体现法治要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同时又用法治来保障、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使双方相协调、相促进;
二是坚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在促使各方面政策都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同时,出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专门性、指导性政策,致力于将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并加强其*织领导、宣传教育、实践养成;
三是坚持汲取精神养分,一方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的价值观念,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促进核心价值观建设;
等等。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今,社会**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弘扬和践行,已经成为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强大力量。党的20D报告在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时指出,“社会**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品格日益成熟,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逐步深入,从用社会**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取得卓越成效,到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文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新时代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已然得到充分彰显。

前进方向:新征程上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挑战和有效路径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当前,在社会结构不断变动、信息交流愈发频繁的现实背景下,社会个体化程度的增强、价值观念的多样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蔓延等,给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带来了种种难题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入手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实现民族复兴凝聚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是要抓好教育引导,针对学生、干部、全民深入开展社会**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强调,“历史和现实表明,理论学习不深入不彻底,思想统一就没有基础”。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全面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理论教育的任务仍然艰巨。一方面,从各学段师生到社会上广大群众,都存在部分学习走形式装样子、不系统不深入的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创新仍在继续推进,特别是******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论述,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及时跟进、联系实际地加以学习和掌握,不断增进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二是要立足文化要素,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结合起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当代中国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精神命脉”,必须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同时,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中汲取精神养分,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动新时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

三是要遵循客观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指出:“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有其规律,需要一个从理解到接纳、从认同到行动的过程。因此,我们既要做好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又要紧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宣传和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积极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景象。

着力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效能

******指出,要“不断提升中国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背景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是推动世界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的重要路径。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传播都受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彼此存在差异,甚至对一些基本概念和范畴的认知也大相径庭,开展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必然面临诸多挑战。提升中国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需要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能上下功夫。

精准施策,提高精准度

所谓提高传播的精准度,就是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将事实表达与价值表达相结合、文化对话与观念互通相结合、内容叙事与情感共鸣相结合。

当前,我国的对外文化传播,在以实示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方面做出了较大成绩,例如,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向全球展现了中华文化兼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
京剧、昆曲等洋溢着“中国风”的演出不断亮相国际舞台,国产影视剧海外热播。但也要看到,在传播内容方面,仍存在抽象叙事偏多、具象叙事偏少,刚性说理偏多、柔性阐述偏少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不同文化背景和交流模式下,不同国家各有其叙事习惯,如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价值观叙事的差异、空间性和时间性时空观叙事的差异,尤其是宏大性和细微性叙事的差异。只有在充分了解受众文化背景基础上进行的交互式对话传播,才是有效传播。

高质量开展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应充分考虑受众文化心理,将大历史与微叙事相结合,善于讲述具象真实的故事。具体而言,就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与实践、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通过准确生动的数据、案例、故事等呈现出来。要注重叙事的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的结合,将理性叙事蕴含于情感叙事之中,在对中国故事、中国文化的讲述中准确说明中国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在国际舆论场形成中国表达、中国修辞、中国语意,激发对外传播中受众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提升传播内容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多措并举,提升覆盖量

所谓提升传播的覆盖量,既有量的要求,也有质的规定,既要注重对外文化传播的有形覆盖,即覆盖更多人群;
又要注重对外文化传播的有效覆盖,即提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随着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不断创新对外传播方式,在拓展多平台传播渠道、构建多元化传播议题、提升多模态传播质效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通过对多样传播形式的运用,有效确保国外受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与此同时,也存在对外文化传播渠道相对单一、议题设置能力仍显不足等问题。

高质量开展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在传播方式上,应推动话语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由“独角戏”转向“大合唱”。具体而言,开展对外文化传播,除了要通过主流媒体提升覆盖率和持续性,企业、民众等多元主体也应共同参与话语的生产、传播和塑造,发挥协同效应。应充分挖掘社交媒体、自媒体等传播资源,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促进传播的智能化,利用国际论坛和对话机制等增加发声体量,便于国际受众接触信息,以保障有形覆盖量。在有效覆盖方面,应基于国家对外传播战略,综合考虑话语传播目的和新媒体传播语境、话语对象的文化差异和心理需求等因素,在跨文化思维下,积极设置既包含中国文化理念,又鲜明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议题,在多样性、差异性中激发共情、共鸣。同时,培养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的专门人才,增强“第一视角”开展文化传播的综合能力,使中华文化能够更为便捷和生动地呈现于国际受众面前。

久久为功,增强影响力

所谓增强传播的影响力,主要指以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高质量的对外传播,改变以往国际传播领域西强我弱的格*,构建相互理解、美美与共的国际舆论生态。

当前,在国际传播中,西方概念和话语体系仍占据强势地位,同时,面对中国的日益强大和国际格*的深刻演变,美西方日益表现出对中国制度、道路乃至文化的一系列负面过激反应,攻击和抹黑中国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我国坚持系统思维,实现舆论工作的内外联动,聚焦国际传播能力的全维度、全流程、全元素提升,着力解决国际舆论斗争中“失语”“挨骂”等问题,不断提升中华文化感染力和影响力。与此同时,在向非英语国家传播、巩固扩大传播队伍等方面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高质量开展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需要坚持“天下为公”的价值理念、秉持“融通天下”的开放姿态、追求“天下无外”的传播广度,不断提升传播影响力。一方面,提炼和打造一系列具有标识性、能够反映和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核心内涵的概念和范畴,以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为依托,向世界传递中国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包容性、整体性、共赢性特征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美好前景;
另一方面,团结外国专家学者、外国媒体人士、海外华人华侨以及来华外国留学生等,加强与国外媒体机构交流合作,营造良好国际合作氛围,多渠道、多语种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阐发中华民族精神、构建文明大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造福世界。

中国式现代化深蕴文明基因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纵览当今世界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无不植根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而言,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
建基于此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的生动体现,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打破了“西方文明就是现代文明、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认知错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时代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
与此同时,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植根于历史文化沃土,吸吮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让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读懂中国式现代化,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基因和文化密码,关键在于在“两个结合”视角下,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紧密关系。

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接续传统文明基础上,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以独树一帜的创新创造、一脉相承的坚持坚守,树立起一座座文明高峰,以其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绽放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华文明既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又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
既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基,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蕴蓄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为我们走自己的路提供着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曾深刻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基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先是要回答“从哪里来”的主体追问,讲清楚“民族性”特征。知所从来方能明所将往,正本清源才能行稳致远。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要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看中国,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从现代的视角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宏阔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要回答的是“向何处去”的主体追问,体现着时代性特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又有突出的时代特征;
既赓续传统文明价值,又融合现代文明特质。从对待“传统”与“文明”的鲜明态度,可以发现: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事实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们所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实现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兼容并蓄、相得益彰,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那些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内核,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方向指引和智慧滋养。

从未来的视角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做自己”和“在一起”的文明追问,为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找到了一条正确路径。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强调,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的先进本质;
建基于此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不同文明打破交流壁垒、赓续人类文明薪火。它将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解决全球共同面对的难题和挑战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新时代新征程上,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需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以更长远的眼光认清我国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审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表现形态、价值追求,揭示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华民俗的汉字姻缘

【汉字与民俗】

开栏的话

中华民族的习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由民众参与且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具有群体性、地域性、时代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特征。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史上,汉字与民俗相伴相随、关系密切。汉字既是汉民族集体创造并长期使用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是“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文化载体。本刊即日起推出《汉字与民俗》专栏,全面描述汉字与民俗相辅相成的事实,揭示两者的互动关系和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汉字为前提形成民俗

汉字的创造和使用,在古人看来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所以《淮南子》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古人不知道汉字从何而来,以为神灵所授或圣人所造,于是留下了许多汉字起源的传说,并对汉字产生敬畏崇拜之情,由此形成了两个方向的民俗行为:一是神秘化,人们赋予汉字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影响人的吉凶祸福,逐渐形成祭拜字圣、敬惜字纸、用字符治病等习俗。二是理据化,人们认为汉字的形体具有某种构造意图。对构形理据的解释有的追求系统科学,带有学术性,如《说文解字》等;
有的不一定科学,只是对汉字形体作主观联想、随意发挥,从而赋予形体原本没有的特殊含义,这种行为带有民俗性,属于非学术性的俗解,古今皆有,如宋代王安石的《字说》,现代安子介的《劈文切字集》等。

汉字构形的学术解释和社会俗解并没有截然分开的界线,即使《说文解字》也引用了不少俗解。俗解汉字可能不符合科学要求,但也是解说者思想观念和学识眼界的反映,有时还能透露社会意识或借形寓教。如,“王”字在《说文解字》里没有正面解释,只是引用了几个不同的说法:一是引东汉班固的《白虎通》,将其释为“天下所归往也”,这是用“往”释“王”,属于声训;
二是引孔子说的“一贯三为王”,主要讲字形;
三是引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也……”,分析了形义关系,比孔子更具体。后来,唐代李阳冰对孔子和董仲舒的说法作了进一步补充:“中画近上。王者,则天之义。”这些解释虽然出自大学者,但其实都是通过主观解字来美化王权,可以看作俗解。从甲骨文、金文的形体来看,“王”本像阔口短柄的斧钺,象征生杀大权,能够掌控刑法拥有生杀大权的就是“王”。这是造字所反映的上古社会意识,跟一般的俗解不同。

又如现代人讲“聪”字:“同学们要用耳朵听讲,用心想问题,用口提问、答问,用两只眼睛(指右边上面的两点)看黑板,这样你就会变聪明。”“聪”字从耳总声,构形理据很清晰,之所以这样讲解,显然是为了教育学生们好好学习。

除了汉字俗解外,猜字谜、写春联、贴福字、立牌坊、埋墓志、测字运、行文字酒令、刻吉语玺印、制饰字瓦当、作回文诗和神智体诗以及其他文字游戏等,都是因为有了汉字才产生的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今天,古老生僻字在现代网络中的流行、年度汉字的评选狂欢等,也正在形成新的民俗,而它们也是以既有汉字为前提的。

因民俗而产生汉字现象

古代民俗有许多忌讳,往往引起新造汉字或改变原字常态,甚至换用别的同音或同义字。

有的为利害讳。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江南水乡的人们因为行船要图顺畅快捷,就忌讳“住”(停住不动)、“翻”(翻船)等字词,于是,吃饭用的“箸”因为与“住”同音而被改为“筷”,在船上用“筷子”吃饭,取的是“快捷”的寓意。广东一带民间文献把船帆的“帆”(与“翻”同音)改为“(见图1)”或“(见图2)”,取的是“顺利”的寓意。

有的为尊者讳。儒家祖师孔子名丘,后世为了表示对孔子的尊敬,遇有“丘”字时往往缺右边一竖,或换用同音的“邱”字,结果丘姓也改成了邱姓。每年的第一个月本来叫“正月”,因为秦始皇叫嬴政,“正”“政”同音要避讳,就改称“一月”“端月”或改变读音叫“zhēnɡ月”。据说,唐朝诗人李贺因为父亲叫李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结果被要求避讳而终身不得取进士。

除避讳字外,还有“方俗字”是为了记录地方风俗词汇而根据地方语言或地方文化特制的只在某个地方通行的新形体;
“组合字”是为了体现民俗对吉祥如意等美好愿望的整体感受,而把几个字组合成一个字的用字现象;
“装饰字”则是群体审美意识带给汉字书写和结构的特殊变化,如鸟虫书、花草书、龙凤书之类;
还有汉字的特殊变体——江永女书,也是湖南江永地区女性私密表达需求的产物。这些汉字现象都是汉字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现象,需要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加以考察并进行解释。

民俗由汉字记载而传承

后代流行的民俗大多见于前代的文献记载。例如,南北朝时期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记载荆楚岁时习俗的著作。该书按照时间先后,从元旦到除夕,记录了古代荆楚地区每年12个月中重大节令的来历、传说及风俗活动等,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学科知识的林林总总。其中,大多数习俗后代甚至现代仍然沿袭,如正月初一“爆竹庭前,辟除邪恶”,五月五日“采艾悬门,斗草游戏”,同时“舟楫竞渡,争采杂药”等。

再如1989年至1997年出版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由几千种地方志中记载的民俗材料选编而成,分为华北、东北、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六卷。每卷民俗资料又分为礼仪民俗、岁时民俗、生活民俗、民间文艺、民间语言、信仰民俗和其他七大类,大类目下还有若干小类目,保存了全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现象。如果没有汉字文献记载,中华民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很可能发生大的变异或者消失。

由此可见,汉字与民俗的姻缘深厚,难分难舍。一方面,汉字成为民俗的源泉和媒介;
另一方面,民俗也深刻影响着汉字的形体变异和特殊使用。所以,研究民俗不应忽略汉字,研究汉字也要借助民俗。两看不厌,相得益彰。

******强调:“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汉字对中华民族风俗习惯的深远影响正是其文化传承意义和民族维系作用的重要表现。全面描述汉字与民俗相辅相成的事实,揭示两者的互动关系和文化内涵,是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

因此,我们在《光明日报》开辟一个专栏《汉字与民俗》,把汉字与民俗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和阐释,既谈“因汉字而形成的民俗现象”,也说“因民俗而产生的汉字现象”,将上面列举的种种汉字民俗和民俗汉字作系列的专题研究。这个栏目的文章,从日常生活中摄取素材,从双方关系中解释原因,从实用效果上分析得失,从学理规律上指导发展,希望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贡献。

推荐访问:(23篇)文化类文稿汇编 文稿 汇编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