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益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共同富裕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夯实党的建设,,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6-12 14:48: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夯实党的建设,,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供大家参考。

夯实党的建设,,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夯实党的建设,,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认真履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使命,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推动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履行强军首责的顶梁柱。深入贯彻***强军思想,着力提升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贯彻落实******重要指示批示的工作机制,把“两个维护”体现到谋划企业发展战略、高质量完成航天重大工程任务中。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体现到科研生产全过程,着力构建系列化、实战化装备体系。

 坚定不移守初心担使命,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力军。强化系统观念,加快打造重大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大力推进党建工作与科研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把党组织的力量延伸到重大工程一线,建立经常性“党性体检”机制。

  坚定不移应变局开新局,做服务国计民生的排头兵。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专项工作。建立全级次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深入全部二级单位,并延伸到三级单位党委和党支部进行“全面体检”。

夯实党的建设,,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 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 ” 活动方案

 一、目的意义

 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我矿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一年。我们所面临的改革发展任务依然繁重、困难挑战依然巨大,需要围绕 2019 年党政工作会议提出的贯彻“六个坚持”基本方略,落实“四个必须”“四个重在”,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奋力建设安全高效和谐美丽新四矿的工作目标,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再创佳绩、再续辉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广大干部职工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学会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化危为机,转危为安,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奋力谱写我矿高质量转型发展新篇章。

 二、活动方案

 1、围绕“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向纵深发展”开展教育活动。紧紧抓住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推动我矿广大党员干部学理论用理论实起来、活起来。

 2、围绕“坚持以安全环保为前提”开展教育活动。在全国乃至集团安全环保工作的双高压态势下,把“安全第一”方针作为企业发展之本不动摇,将“青山绿水”理念作为发展导向不偏差,站位全局,讲好政治,确保安全有保障,环保有落实。

 3、围绕“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开展教育活动。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是我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是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4、围绕“坚持以全体职工为依靠”开展教育活动。职工与企业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六个坚持”,最终目的是让职工生活好起来。

 5、围绕“坚持以党的建设为保证”开展教育活动。必须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来引领、推动和保证企业转型发展高质量。

 6、围绕严格落实“四个必须”开展教育活动。把我矿各级党组织打造成政治坚定、本领高强的坚强领导集体,关键是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严格落实“四个必须”的内在要求,做到信念必须更牢、作风必须更硬、纪律必须更严、工作必须更实。

 三、活动措施

 1、积极运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推动理论需要向基层延伸、向党员职工延伸。加强“学习强国”学**台推广应用,拓展学习形式,提升学习效果。

 2、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环保意识。要把环保融入高质量发展全过程,落实环保政策,坚决打好环保治理攻坚战,完善环保管理机制,确保各项生产程序符合环保要求。

 3、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质量效益是中心”竞赛活动,认真分析本单位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把全矿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提升质量效益上来。

 4、组织形势任务宣讲活动。深入车间、班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宣讲,确保形势任务宣讲实现全覆盖。

 四、落实情况

 1、队党组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开展“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安排专人负责主题教育活动的落实与监督检查,为加强主题教育活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充分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微信网络平台和学习强国作为宣传阵地作用,不断宣传“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学以致用、务求实效的浓厚氛围。

夯实党的建设,,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恢宏的战略视野、深邃的政治考量、强烈的历史担当,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校党委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对高校的领导落实到加强自身建设、把好办学方向、建设一流大学、塑造大学文化的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坚持不懈抓好党建工作这一基础工程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任务,高校党组织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贯彻落实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是高校实践和体现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障。高校党委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谋划和系统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党的建设质量,引领和保障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江南大学党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立干部网上学**台,构建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学习机制,推进“两委”委员巡听旁听督学,建立党务干部全员上党课领学机制,打造学习教育“示范区”。思政类校园文化脱口秀《宝哥说》广受学生欢迎,已成为学校的思政教育品牌。

 学校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连续 16 年探索实践任期目标责任制,增强党员干部的奋斗激情和责任担当;大力实施“书记工作室”“样板党支部”“党建创新项目”等,形成“组织覆盖有实效、基层组织有力量、支部书记有作为、党员队伍有质量”的生动局面。

 坚持不懈抓好立德树人这一固本工程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回顾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人才培养一直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大学办学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的直接体现。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中心环节,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党委要提高政治站位,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教育规划、教育内容、教育思维、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的整体性构建,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江南大学党委紧紧扭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办学生命线,打造“思政创新、教学改革、协同育人、质量评价”的四轮驱动体系,实施“教师卓越计划、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国际化拓展计划”三大举措,实现“学业导师、新生研讨课、卓越课程、学科竞赛、辅修专业、专业认证”六项突破,推进至善学院培优、体育精神培育、勤工助学改革,探索形成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连续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 11 项,其中“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整体优化思政课主渠道,实现教学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信仰体系”转化,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有效途径,共同打造思政教育“同心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四位一体、多方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连续获得“挑战杯”优胜杯、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坚持不懈抓好“双一流”建设这一战略工程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对高等教育作出的重要顶层设计,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方向指引。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的“双一流”建设,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中国教育优秀历史传统相结合,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弯道超车”;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高校党委需要牢牢把握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以“双一流”建设为统领牵引,凝心聚力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

 江南大学党委始终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发挥学科优势为国家和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服务。学校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在 ESI 评价榜上,农业科学等 5 个学科进入全球前 1%。

 同时,学校注重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努力在核心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与支撑,诸多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获得国家

 科技成果奖和中国专利奖金奖,以一流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支撑保障一流学科建设。

 坚持不懈抓好文化建设这一铸魂工程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所大学传承发展的内在基因,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牢牢把握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以塑造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为落脚点,在文化传承创新中,体现文化自信。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自身的历史传统相结合,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课堂、生活和文化之中,培育气质鲜明的大学文化,使之成为大学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引领社会风尚。

 江南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秉承“因轻而立,依轻而兴,靠轻而强”的传统,融合崇文重教、经世致用、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江南文脉和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教育传承,凝练形成了“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这既是学校师德师风的体现,是学校校风校魂的写照。

 新时代,学校坚持文化铸校,系统推进优秀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实现大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以一流学科文化塑造“双一流”的精神底蕴,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建设全球首家以中华食品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以校园文化精品建设作为以文化人的有效

 载体,近年来,学校连续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高校党委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书写教育奋进之笔,在新的征程上实现高校新的跨越发展。

夯实党的建设,,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建设引领“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实施意见》),这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也是职业教育“下好一盘大棋”的重要支柱,将带动中国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

  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双高计划”以价值导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双高计划”响应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服务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支撑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服务产业升级,是“双高计划”重要的政策信号。

  “双高计划”以问题导向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目前,职业教育类型特色还不够鲜明,体量大而不强、校企合而不深、质量有待提高、体系还需完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迫切需要发挥高职教育的龙头引领作用,创造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革经验和模式,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坚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与定位,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是“双高计划”深刻的政策内涵。

  “双高计划”以目标导向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加快实现。高职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形式,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活跃因素。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开启了我国教育现代化新征程,对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等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对职业教

 育现代化也作出了工作部署。虽然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时间表和任务书已经明确,但实现路径仍需深入探索,尤其需要高职教育先行先试,率先发展。凝聚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共识与行动共识,是“双高计划”鲜明的政策指向。

  舞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龙头”

  “双高计划”明确一个定位——下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先手棋。“双高计划”不仅是建设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更是立足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引领性制度设计。近年来,国家实施一系列引领项目,示范校主要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骨干校重点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优质校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扶优扶强、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建设模式,加快了职业教育改革步伐。站在新的起点上,“双高计划”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支持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先行先试,形成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双高计划”建设两个支点——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双高计划”着眼新时代新要求,引导高职学校深化改革、整体提升,聚焦服务面向、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紧密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同时,直面高职技术研发薄弱的问题,围绕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提升服务行业企业社会的技术附加值,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通过人才培养高地、创新服务平台两个支点,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发展。

  “双高计划”达成三个要求——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一是紧扣区域发展,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创新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探索差别化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建设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可替代的人才支撑。二是紧贴行业企业,以应用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加强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建成一批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让行业和企业都认同。三是紧跟“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集聚我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通过院校合作、校企合作、政府援外等方式,探索与中国企业和

 产品“走出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模式,与国际社会共享、交流中国职业教育模式、标准和资源。

  汇聚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合力

  “双高计划”通过国家顶层设计,构建扶优扶强、持续推进的建设机制。“双高计划”对表对标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步伐,整体设计改革发展任务,分段规划2022 年、2035 年两个阶段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围绕国家战略需要,适时调整建设重点。在建设机制上不搞身份化终身制,动态管理、有进有出、优胜劣汰,通过周期支持、分段推进,持续保持项目张力。中央财政引导和激励,中央、地方、学校各自在职责范围内同向推进改革,着力破除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建立统筹决策、研究咨询、分工落实、监督评价、总结推广的工作链条,完善项目组织管理。

  “双高计划”需要地方统筹推进,构建多元参与、协同推进的支持体系。发展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在地方,建好“双高计划”,地方支持是关键。地方要充分发挥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多渠道扩大资源供给,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推进“双高计划”的新机制。结合区域功能、产业特点,建立健全产教对接机制,优化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构建以“双高计划”学校为引领,区域内高职学校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大资金和政策保障力度,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对“双高计划”学校给予重点支持。着力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吸引行业企业以共建、共培等方式积极参与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院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健全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鼓励高职学校大胆试、大胆闯。

  “双高计划”强调学校主动作为,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着手综合改革和集中攻坚,找准突破口和增长点,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双高计划”启动只是高质量发展的起点,是否水平高最终还要看成效。列入计划的学校要聚焦学校和专业群建设,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围绕《实施意见》提出的“1个加强”“4 个打造”和“5 个提升”,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健全责任机制,持续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率先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

 真正发挥带动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龙头作用。“双高计划”不仅限于入选的学校和专业群,应是高职战线共同的目标方向,每所学校都应在高水平目标引领下,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办出特色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建设引领“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高质量就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双高计划”加快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步伐,鼓励高职院校不断强化内涵建设,积极探索形成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新路径、新模式。

  培养目标新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新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双高计划”要求高职院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于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贯穿到各门课程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完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于专业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中;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实施“劳模进校园”“技能大比武”等品牌活动,引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新风尚。

  办学功能新定义:培养培训一体化。重新定义新时代高职院校办学功能,要求高职院校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一是对接科技发展趋势,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打造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不断提高服务发展水平;二是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开展高质量职工继续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训;三是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军民融合等战略,广泛开展涉农培

 训、退役军人培训、就业困难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建立多元化的培养培训制度,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四是利用学校办学资源优势,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组建社区教育中心,发挥职业教育植根社区、服务社区的重要作用,以党群建设、文化生活、技艺传承为主要内容,服务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提升市民素质,深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专业建设新模式: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专业(群)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单元,专业结构和水平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双高计划”要求高职院校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打造高水平专业群。要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需求,按照专业群外部与产业链对接、专业群内部逻辑性强的原则,把专业群建在产业链、需求链上;要通过建立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水平的调研机制、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机制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健全专业群发展机制;要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建设高水平数字化教学资源;四要与行业领先企业深度合作,建设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并健全实践教学基地的开放共享机制。

  教师发展新要求: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是办好高职教育的第一资源,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双高计划”要求高职院校以“四有”好教师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适应“三教改革”“1+X”制度试点和模块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教职工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以创新发展引才聚才,改革体制机制选才育才,打造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国工匠”之师;构建立体化教师培养发展通道,通过实施新进教师培育工程、骨干教师提升工程、专业群建设带头人培养工程等,设置个性化、模块化培训项目,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以院士工作站为平台,引育国家级领军人才,打造高水平、结构化的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引领行业产业发展;设立工匠大师工作站,聘请行业企

 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千人兼职教师人才库,打造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

  人才培养新机制: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产教融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制度,深化产教融合是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吻合的重要保证。“双高计划”要求高职院校对接区域人才需求,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不断提升校企合作水平。要吸引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育人主体作用;要建立职教集团、产业学院等,健全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新体系;要与行业领先企业实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创新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使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培养大批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要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吸引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本领,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治理新水平: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亟待高职院校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双高计划”要求健全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形成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从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建立并完善理事会制度,完善理事会章程,发挥理事会咨询、协商、议事和监督作用;健全校级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材委员会,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完善学校章程,以章程为根本遵循,实现学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信息化教学新形态: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双高计划”要求高职院校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需求,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提升信息化水平。根据《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加快智慧校园建

 设,全面改善学校网络接入和带宽条件,打造“智能、共享、协同、服务”的一流智慧校园;实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加大力度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汇聚学校和企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断扩大优质...

夯实党的建设,,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建设高质量:抓党建促融合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调查事业高质量

 抓党建

 促融合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调查事业高质量

  近年来,XXX 调查队深入学习******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政治意义和时代意义,突出政治统领,联系调查实际,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工作活力,促进调查业务健康快速发展,达到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和同步发展,推动 XXX调查队机关党建和调查业务工作实现同频共振,持续提质升级。

  一、“党建+业务”同步布置任务落实责任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观念,真正把党建工作抓细、抓常。以周例会、月台账、季讲评的形式,常态化研究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为形成抓党建、促党建的良好氛围,我们将党建工作责任细化落实到人,设立专职支部副书记、配齐配强支部委员,协助党组做好党建工作,将“党办主任搞党建”转变为“党组书记抓党建,支委分工负责搞党建”,形成齐

  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同时,国调队党组还深刻学习领会贯彻******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政治意义和时代意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持续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持续深化政治建设,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持续深化作风转变,加快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调查机关。

  二、“党建+业务”同步开展教育提升素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拓展思想政治学习,以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一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充分利用平台全面、丰富的信息库功能,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党员干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激发和保持理论学习的持久动力。二是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系统培训、地方参训、网络视听等形式,既注重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中央、省、市重大会议、重要文件精神学习,又注重对统计法律法规、中央领导同志对统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及国家局、调查总队工作要求的落实,开展具有统计调查工作特色的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以“四个导向”在XX 国家调查队系统开展讲“微党课”活动,党员干部“人人上讲台”,谈学习体会、谈学习心得,推动全系统进一步学

  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的理论和业务知识结合起来,既讲理论又讲故事,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党建工作增添活力。三是在党建及各项业务工作会、培训会上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好“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经常开展领导讲党课、形势政策教育、专业讲业务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轮流选派党员参加各类培训,有效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组织党员干部静下心、坐下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运用各领域攻坚克难的典型案例开展学习,增强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三、“党建+业务”同步丰富载体增强活力

  随着党建工作载体日渐丰富,并与调查业务有机融合,党员干部的参与度和认可度日益增强。一是积极开展“亮承诺表决心 为党旗增光添彩”“党员进社区 服务群众做表率”“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全队干部凝聚力,党建与业务工作齐头并进。二是邀请统计调查系统老同志围绕“重温共和国统计史,牢记初心使命”主题,就“实事求是是统计的灵魂”作专题讲座,使大家对******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有更深入理解,进一步增

  强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党员干部铭记初心,不负时代重托,自觉担负起新时代统计调查工作使命。三是组织全体党员集中收看先进典型张富清、杜富国、黄文秀、黄大年等先进事迹和《警钟长鸣》《沉沦》等廉政警示教育片,激励党员干部以先进人物为榜样,自觉对照看齐,查找差距不足,争作先锋模范。以反面案例为警醒,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知敬畏、存戒惧,自觉维护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四是拓展道德领域研习,以道德风尚塑造干部队伍好形象。每双月召开道德大讲堂,科室轮流牵头组织开展,围绕团队合作、提高数据真实性等紧密结合统计调查工作和生活实际的职业道德主题开展活动,学习先进,传播正能量,提升党员干部职业道德水平。五是精心培育涵养调查文化。打造书香机关建设品牌,坚持每周五集中读书学习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精神文明活动,弘扬社会新风尚,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评选“五好家庭”等,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大力弘扬“脚穿百姓鞋,走实调查路,搞准调查数”调查作风,广泛传播调查精神、调查文化,树立敢于坚持原则的正气,养成勤学习、重积累、善思考的习惯,提高务实创新、精准落实的能力。

  四、“党建+业务”同步开展提升服务实效

  党的领导是统计调查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保证,同

  时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服务,是统计工作的灵魂和主旋律。要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硬、工作业绩优的全市一流调查队伍,当好党和政府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管理的智库。全体党员干部结合业务工作,深入基层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统计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专项调查、课题调研,为调查对象、社会公众提供政策咨询和数据服务。一是以深化调查研究筑牢初心使命。坚持问题导向,着眼服务高质量发展,着眼解决实际问题,沉入一线,严格按照制度方法开展调查工作,在实践中学习见证,在实践中有所思考,在实践中有所创新。在调查业务工作中,推行领导陪访制度,班子成员跟随调查员深入农贸市场、厂矿企业、居民家庭开展调查工作。亲身经历才知道辅调员的不容易,亲自抄手方知制度落实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亲自体验有助于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二是持续加大力度推进调查方法制度研究。聚焦 CPI 等民生热点,围绕营商环境、产融结合、产业升级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深入调研、研讨会商、综合分析,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报告,仅 2019 年就有 X 篇次被 X 采用,X 篇获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如何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也是统计人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今年,食品价格涨幅明显扩大,已达到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启动条件,调查队时刻不忘为民服务宗旨,及时向市政府、发改委通报

  CPI 月度数据。市委市政府依据此项数据,迅速启动联动机制,向低收入人群、困难大学生等群体给予补贴,为缓解困难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统计调查人应有的贡献。三是积极拓展调查和法治宣传新方式。充分利用积累宣传工作优势,创新设计并制作统计法治宣传材料,全面展现调查建设成果,切实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调查获得感。

  五、“党建+业务”同步进行落实促进发展

  坚持把党建和业务同检查、同落实,用考核机制激励人才,用工作实践造就人才,注重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干部,努力打造“讲政治、讲学习、讲奉献,比能力、比效率、比业绩”的党员队伍。一是开展优秀共产党员、信息分析能手、工作信息先进个人等评选,组织向系统内外先进典型学习等活动,大力弘扬榜样的力量。二是加强形势政策分析,定期通报年度主要调查工作任务、党建目标任务、信息分析量化任务等完成情况,客观分析在全省的位次、与兄弟单位的差距以及内部的不平衡等,切实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创先争优的主动性。三是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工作实绩导向,在干部选拔等工作中,将工作实绩、硬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发干部职工投入调查工作、做好调查工作的积极性。着力提振士气志气,提高创先争优引领力,切实把******记对统

  计调查工作指示批示精神转化为推进调查系统各项工作发展的实际行动,把初心和使命变成统计系统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出统计调查服务经济社会和民生发展的晴雨表、测量仪、指示器和风向标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扎实的统计保障,以高质量调查服务为“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夯实党的建设,,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系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工作汇报 提纲 一、构建一个推得动、落得实的党建机制,提高学校党建凝聚力 一是设置“指挥所”。

 二是加装“导航仪”。

 三是发出“行动令”。

 二、举办一系列有引领、重导向的党建活动,提高学校党建向心力 一是以集中培训为切入,突出思想武装。

 二是以规范建设为抓手,着力建好坚强支部。

 三是以拉练评比为载体,重在促进真抓实干。

 三、打造一批亮 底色、展特色的党建品牌,提高学校党建创新力 一是坚持“小切口入题”。

 二是坚持“贴近人心”。

 三是坚持“家国情怀”。

 四、探索一条深融合、防脱节的党建之路,提高学校党建融合力 一是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融合。

 二是与教师专业成长相融合。

 三是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相融合。

 正文:

  近年来,** 市教育系统在落实“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中,主动作为、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行业党委统揽、多元主体齐抓、

 注重活动引导、品牌创建促进、融合推进求效”之路,保证了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工作落的稳、落的实、落的好,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效。

  一、构建一个推得动、落得实的党建机制,提高学校党建凝聚力 为有效解决学校党的建设虚化、弱化的问题,** 市教育局党组从源头抓起,通过建立机构、理顺关系、明确职责、狠抓落实等有力措施,构建了推动学校党建工作落地落实的工作机制。

 一是设置“指挥所”。** 年 x 月,借助机构改革的“东风”,成立了“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和“中共 ** 市教育行业委员会”,把行业党委置于市教育局党组领导之下,由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兼任行业党委书记,具体管理党组织关系在 ** 的高校及市直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彻底理顺了学校党组织隶属关系。同年 9 月,成立“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科”和“市教育行业党委办公室”,实行合署办公,具体承办领导小组和教育行业党委相关工作,搭建起行业党委揽全局、统指挥、管考核的运行机制,实现了学校党建工作管得住、推得动、落得实的工作目标。通过设置专门机构、调配得力人员、明确具体职责,让各学校在思想上感受到了抓党建工作的迫切感,各学校在抓党建工作上的精神兴奋起来了、思想警醒起来了、工作紧张起来了。

 。

 二是加装“导航仪”。“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为提高学校党委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领导小组秘书组和教育行业党委贴近实际、提前谋划、靠前安排部署。各学校因疫情延

 迟开学期间,领导小组秘书组和教育行业党委分区域召开工作部署会议,主动上门交办,把年度党建重点工作送进校门,把任务清单放到党委会议室里和党委书记的办公桌上,为全年党建工作提供导航,确保年度工作部署不断档、不延迟。与此同时,建立并实施了“学校党建工作日常深度跟踪记载”制度,对党建工作实行实时、动态、全程的记载和考核,其结果作为年终党建考评的重要依据,把党建工作抓在日常、干在平常、重在经常,为学校党委抓好党建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向。

 三是发出“行动令”。学校党建怎么干,干什么?学校党委书记和党建专干是关键!为此,市教育行业党委一是明责任,二是交任务,三是压担子,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学校党建工作的“领头雁”作用:即向各学校党委、党委书记和党建专干交办了“一单两书”:即学校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2021 年书记抓基层党建创新项目承诺书、2021年党建专干履责亮点项目承诺书,对年度党建重点工作任务进行清单化、项目化管理,定期进行考核督办,确保党建工作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

  通过良好工作机制的构建,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行业党委和各学校党委、党委书记、党建专干、支部书记形成了“上下联通有序、各负其职有责、履职尽责有效”的良好的工作闭环机制。

 二、举办一系列有引领、重导向的党建活动,提高学校党建向心力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每一名党员都是党组织的有机细胞。市教育行业党委实施思想引领、活动促进,开展了党组织项目拉练、党委书记和党建专干述职评议等一系列有声有色、有力有效的党建活动,通过信仰引着学、任务带着干、创新引导走,切实让学校党的建设实起来。

 一是以集中培 训为切入,突出思想武装。坚持以党员集中培训和组织教育为切入点,加强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通过专家授课、会议交流、分组谈论、知识测试等形式,既提高参训对象的政治本领,又教会他们党建工作的基本规范和标准流程。先后举办了市直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培训、基层党务干部培训、发展对象培训、党校主体班培训、年轻干部培训等不同类别的集中培训,实现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当年新发展对象和党建专干培训全覆盖,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的管党治党水平、党务干部的政治理论和党建专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二是以规范建设为抓手,着力建好坚强支部。为使学校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规范化、标准化,市教育行业党委整理制发了《学校党建工作一本通》、党费收缴管理使用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图解、党支部“三会一课”活动标准等党建实务手册,让各学校党务工作者有章可循,促进他们成长为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在市直教育系统开展标准化规范化支部建设,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推动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

 作逐年提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越来越明显。** 学院党委的机器视觉科研团队党支部、社会学系党支部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荣誉称号,** 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医学检验专业教师党支部获全国“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荣誉称号,** 市第五中学党委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

 三是以拉练评比为载体,重在促进真抓实干。“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为使各学校党建工作实起来、亮起来,市教育行业党委多次组织学校相互交叉检查、相互观摩学习、相互促进提高,形成“百花齐放”的工作局面。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市教育局党组联合市委组织部开展了首次市直教育系统党建项目专项拉练,全市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组织部门相关负责人和各市直学校党委书记等 150 余人参加拉练活动,通过书记讲、大家听、实地看、现场评四个环节,晾晒各自在亲抓项目和履职亮点工作上的成效,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了学校党建工作成果。连续多年坚持实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党建专干述职评议,通过项目拉练和评比,各学校之间的差距评比出来了,先进工作典型凸显出来了,营造比学赶超、创优争先的深厚氛围。

  通过学习教育、建强组织、评比晾晒等举措,各学校党组织在疫情防控期间真正起到了举旗定向、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市直教育系统 ** 余名在职党员坚决响应组织号召、一呼百应、令行禁止,主动到居住地社区参与“双报到”活动达 x 万余人次,为防疫工作捐款捐物达 ** 万余元。全市教育系统 x 万余名党员和教师开展线上教学,

 在全国率先把各科教材发放到全市 ** 万余名中小学生手中,x 万余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结对帮扶x万余名留守儿童和孤儿,圆满完成了“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任务。

  三、打造一批亮底色、展特色的党建品牌,提高学校党建创新力 大力开展“一校一品”“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擦亮办学治校的特色、淬炼立德树人的亮色、凸显教育教学的成色、打造人才培养的特色,挖掘了一批有感召力、有引领力、有示范力的学校党建品牌,努力构建具有 ** 特点的学校党建品牌集群,促使学校党建工作呈现出了“允德允能、各美其美”的生长样态。

 一是坚持“小切口入题”。鼓励学校从细小的方面选准立题,通过小切口、高立意、深拓展的方式,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遵循,做到全程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 中学积极打造“** 讲坛”党建品牌,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常态化开展面向师生的“书记讲党课”、精品讲座、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活动,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在学生心里播种、生根、开花、结果。** 党委高一年级党支部的“红色传承”感人肺腑,一首红歌激荡红色情怀,一本红书传承红色记忆,一段影片照亮红色灵魂;高二年级党支部的“连心育人”激活青春,党员心连心,互帮互助有力量;师生心连心,学习进步有质量;家校心连心,同心关爱有能量。高三年级党支部的“最

 美先锋”引领风尚,教学当先锋,带动实干风;辅导当先锋,带动关爱风;创新当先锋,带动科研风。

 二是坚持“贴近人心”。党建品牌的打造不是无根之水、更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贴近师生的心灵,在师生的内心深处建起“高楼大厦”。** 市第 x 中学党委以“贴近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强化年级支部建设,引领党员教师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该校 83%的班主任是党员教师,功勋团队中 77%为党员教师,优质的师资保证了优质的教学。** 中实验中学全面开展“勇当先锋,立足岗位创优”大比武活动,开展了课堂教学、教学科研、教学质量、“双培养工程”以及“示范岗”大比武活动,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中党委以“走进心理、走向远方”为党建理念,克服重重困难,在没有编制,没有经费的情况下,争取 ** 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在该校落户,开展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活动,努力构建集心理辅导、品行养成、知识普及等多功能一体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推动“完善自我、助人自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取得了骄人成绩。

 三是坚持“家国情怀”。教育有鲜明政治属性。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而没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打自垮”。在党建特色品牌创建中,不断拓展党建工作载体,丰富党建工作形式,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培育党建引领育新人沃土,引导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此外,** 学院的“陪伴学生成长”、** 中的“青枝绿叶”、** 中的“示范领航”、等特色党建

 活动亮点突出、百花齐放。

  四、探索一条深融合、防脱节的党建之路,提高学校党建融合力 构建“党建+”工作制度,推动学校党的建设与日常管理、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立德树人、教育评价改革等工作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工作格局,切实让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实起来、活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双培养”工程、“三万”工程、“四个人人”主题教育、“百万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等活动深入开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保障。

 一是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融合。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着眼增强学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维护学校政治和意识形态安全,加强作风建设,健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制度,推动党员干部主动进教室、进食堂、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进家庭等陪伴学生,和谐师生关系,引领教职员工共同履职尽责,把普遍的育人工作与精准扶贫“扶智”“扶志”等有机结合,服务国家脱贫攻坚,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院党委大力实施“陪伴学生成长”工程,对在求学的道路上长期缺乏关爱,存在学业欠佳、习惯不良、心理困惑、生活困难等问题的学生,开展三项“走进+”行动(校级领导“走进院部+”行动、校管干部“走进班级+”行动、在职党员“走进学生+”行动),真正融入到学生中与之结对帮扶,关注特殊学生、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帮扶全覆盖,开展讲授党课、交心谈心、走访慰问、扶贫助困等 15

 万多人次,与学生面对面、心贴心相随相伴相知,精准施教,为学生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探索了一条师生广泛认可、积极参与、气氛活跃、效果显著的育人之路。

 二是与教师专业成长相融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既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需要,也是让优秀的人培养更加优秀的人的前提,更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保障。市教育行业党委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双培养”工程,持续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深度融合,搭建“双培养”实践锻炼平台,优先安排“双培养”对象参加各类研修培训、承担教育课题研究或到基层薄弱学校支教;实施“青蓝工程”、“薪火工程”实践和“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教学骨干的模范带头和示范带动作用,将政治思想提高和业务能力提升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基本标准,助力“双培养”对象成长为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领头雁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把讲台上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上。

 三是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相融合。质量是办学治校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没有良好办学质量的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市教育行业党委坚持“围绕质量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推动各学校党委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以高质量的党建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中党委谋大局、把方向,确立“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战略目标,教学质量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党委班子成员兼任各支部书记,保证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在党委领

 导下,保证党建工作直达“神经末梢”,学校体音美特色专业教育质量全国知名,让每个学生都在这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长点。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既涉及千家万户,又涉及千秋万代。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市教育行业党委将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工作路径,夯实学校党建基础,切实推动 ** 教育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夯实党的建设,,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层层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路桥区六届三次党代会对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一以贯之,认真落实,严责任、严管理、严监督、严执纪、严问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坚持高质量发展,融入大湾区战略,党建是主平台、主战略。加快打造活力新区、建设美丽路桥,党建是主载体、主抓手。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这个“根”和“魂”;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去引领、去推动。

 在新的发展时代推进党的建设,一要坚决守正创新,强化思想引领。提高政治站位,把落实“两个坚决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二要坚决崇尚实干,深化队伍建设。加强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三要坚决织密建强,优化组织体系。统筹推进新一轮“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作,大力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确保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四要坚决激浊扬清,净化党风政风。紧紧围绕“建设清廉路桥、打造廉洁之城”战略目标,全面实施“双样板”工程,着力打响两大战略品牌。五要坚决惩治腐败,硬化纪律约束。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推进反腐败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六要团结共事,凝聚强大合力。结合机构改革工作,完善区委领导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砥砺奋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就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用担当书写伟业,用实干创造未来,加快打造活力新区、建设美丽路桥,奋力推进“两

 个高水平”标杆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在现代化湾区发展进程中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为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交上一份最亮丽的时代答卷。

夯实党的建设,,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2019 年 4 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标志着中国高职教育进入“双高时代”。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双高计划”学校更高质量发展,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其本质是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高的办学水平、更高的培养质量解决好******提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点项目,“双高计划”对标普通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旨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高职学校和专业,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12 月正式公布第一轮建设单位名单,56所高职院校(包括 112 个专业群)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141 所高职院校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XX 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创办于 2004 年,坐落在国家火炬高新区,构建了以“院(学院)园(园区)融合”为核心内涵的“XX 模式”。学校(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群)成功入选首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为推进“双高计划”建设,学校深入学习******关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

 “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宗旨,坚持“院园融合”发展路径,以党的建设引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以“八个聚焦,八个提升”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政治建设,突出主体责任,提升政治领导力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学校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双高计划”建设的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一是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广东高职院校中较早制定并落实《XX 职业技术学院章程》,厘清了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的职责和权限,保证了党委对“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权,为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供了操作性依据。二是坚持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定政策、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有效**了高新区办学的系列瓶颈性问题。三是发挥学校党委总揽协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专业(群)建设、校企合作建设等工作的全过程,牢牢掌握党组织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保证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为中国职业教育贡献了“XX 模式”。

  二、聚焦思想建设,抓好理论学习,提升思想引领力

  围绕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这一主线,学深悟透、用好用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论断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是班子带头学,把握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和领导班子成员“必修课”。牢牢把握住了“国家骨干、国家优质、双高计划”的三大发展机遇,成为中国高职“大满贯”院校之一。二是干部深入学,培育“院园融合”特色。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党组织“三会一课”、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等,组织全校干部深入开展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双高计划”建设、“职教本科”探索的办学实践,打造了“院园融合”发展的鲜明特色。三是师生全员学,推进“三全育人”全面开展。落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体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主旋律、意识形态主导权、思想文化主阵地、思政课堂主渠道的重要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聚焦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提升组织凝聚力

  学校党委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引领“双高计划”建设、打造办学特色的重要抓手,提升了组织凝聚力。一是筑牢党委核心堡垒,引领院园体制融合。学校党委牵头,争取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支持,成立了学校新型董事会,整合园区乃至全市支柱产业资源,为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决策和咨询,推进了园区和学校在治理体制上的融合。二是筑牢党(总支)基层堡垒,引领院园资源融合。以二级学院党(总)支部为堡垒,推行兼职教师“政府津贴”制度,壮大兼

 职教师队伍;与园区企业共建工业技改研发室,推动转型升级;联合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产教协同育人。三是筑牢“双带头人”骨干堡垒,引领院园体系融合。党(总)支书记既是政治带头人,又是专业带头人,目前学校“双带头人”已达到 100%。以“双带头人”为骨干,推进园区产业体系与学校专业体系高度匹配。已将园区 1015项新技术、227 个新岗位标准融入专业与课程建设。四是筑牢师生党员先锋堡垒,引领院园行动融合。疫情期间,超过 100 名师生党员志愿者奔赴园区抗疫一线;派出党员专家技术团队为园区抗疫物资生产企业装配调试口罩机,并与企业联合研制新型智能口罩机出口国外,为世界抗疫作出了贡献。在 2020 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中,学生团队获得“2 金 6 银 11 铜”的好成绩,奖牌总数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一名。青年党员教师梁东孝 7年如一日坚守扶贫一线,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

 四、聚焦作风建设,切实担当作为,提升队伍战斗力

  学校党委结合作风建设年相关要求,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扣教书育人核心,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切实改进职能部门工作作风,提升指导和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行政职能部门。一是大兴学习之风。通过组织暑期干部培训班、各类专题培训班,引导教职工认真做好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职业教育理论学习、经济与产业知识学习及其他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教职工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学校党委要求职能部门转变思想观念、更新发展理念,紧抓作风建设这个关键点,检视不足、抓好整改、强

 化担当、提高效能。管理人员要讲风格、讲团结、讲奉献,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良好周到的服务工作,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三是加强调查研究。学校党委要求领导干部深入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一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和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广泛听取意见。专业老师和教学团队基于产业发展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要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思考到企业调研。学工队伍经常性深入学生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五、聚焦廉政建设,做好清廉表率,提升党员公 信力

  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确保学校政治生态清明、干事创业氛围良好。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刻领会中央深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严格队伍管理,维护好学校上下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二是党员干部严以律己做表率,着力提升公信力。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保持清醒坚定,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六、聚焦制度建设,抓好规范管理,提升任务执行力

  学校党委把制度和激励机制建设作为推进“双高计划”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规范制度制定流程。重要制度必须由教代会审议通过,再由党委会决定公布。二是全面梳理现有制度。

 结合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对现有 200 多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列出清单,认真做好“废、改、立”工作。三是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通过制度宣传,规范流程,建立健全问题反馈和整改机制,切实提升制度执行力,保证学校的各项政策都能得到贯彻落实。

  七、聚焦“双高”建设,抓好改革创新,提升全员创新力

  围绕“双高计划 ”建设的 10 项任务,直面制约学校“双高计划”建设的突出矛盾,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创新。一是成立学校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围绕“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做好顶层设计,以更大的魄力和勇气深化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聚焦优势,突出特色,按高质量的标准和要求重塑学校新一轮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实施“深海探珠”计划,推进“三教”改革。要求专任特别是党员专任教师,带着问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的“深海”,探取教学、教材、教师“三教”改革的“珍珠”。2020 年,学校教师参加广东省高职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教师教学大赛分别获得“1 金 1银 7 铜”和“1 金 4 银 3 铜”的历史最好成绩。三是创新内部治理,鼓励干事创业。重点推进绩效改革、职称评审改革、学术评价改革、教职工职业发展改革。认真做好教辅、行政、党务等序列教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努力打通他们的职称与职级晋升通道,鼓励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四是实施“破墙”行动,延伸“院园融合”触角。坚持开门办学、开明办学,在原有产业学院的基础上,以特色专业镇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为依托,对接 XX 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建设智

 能家居、灯饰光源和西湾现代服务产业学院,将“院园融合”的触角延伸到 XX 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带。

  八、聚焦文化建设,强化价值认同,提升发展整合力

  加强学校党委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创新校园文化品牌,用“火大”精神引领师生共同的价值观。一是凝练“火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总结办学 16 年来的精神财富,在理工专业中倡导“匠心”育人,在商贸专业中渗透“诚信”教育,培育火炬职院独特的大学精神,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二是加强“院”“园”在文化层面的融合。汇聚园区产业文化,整合优秀传统文化、香山地域文化、本土红色文化等资源,让校园文化融入更多的 XX 元素;挖掘校友文化资源,打造校友创业文化“一条街”、“示范区”。三是优化校园环境。花大力气对植被景观、楼宇雕塑、道路、厕所、食堂等进行改造和美化。四是加强学校荣誉制度建设。通过抗疫志愿者表彰大会、开展“感动火大人物”评选等活动,深入挖掘、热情讴歌学校在“双高计划”建设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师生。五是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重要作用。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专业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推动形成崇尚科学、崇尚学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夯实党的建设,,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恢宏的战略视野、深邃的政治考量、强烈的历史担当,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校党委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对高校的领导落实到加强自身建设、把好办学方向、建设一流大学、塑造大学文化的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坚持不懈抓好党建工作这一基础工程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任务,高校党组织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贯彻落实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是高校实践和体现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障。高校党委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谋划和系统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党的建设质量,引领和保障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江南大学党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立干部网上学**台,构建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学习机制,推进“两委”委员巡听旁听督学,建立党务干部全员上党课领学机制,打造学习教育“示范区”。思政类校园文化脱口秀《宝哥说》广受学生欢迎,已成为学校的思政教育品牌。

  学校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连续 16 年探索实践任期目标责任制,增强党员干部的奋斗激情和责任担当;大力实施“书记工作室”“样板党支部”“党

 建创新项目”等,形成“组织覆盖有实效、基层组织有力量、支部书记有作为、党员队伍有质量”的生动局面。

  坚持不懈抓好立德树人这一固本工程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回顾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人才培养一直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大学办学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的直接体现。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中心环节,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党委要提高政治站位,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教育规划、教育内容、教育思维、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的整体性构建,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江南大学党委紧紧扭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办学生命线,打造“思政创新、教学改革、协同育人、质量评价”的四轮驱动体系,实施“教师卓越计划、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国际化拓展计划”三大举措,实现“学业导师、新生研讨课、卓越课程、学科竞赛、辅修专业、专业认证”六项突破,推进至善学院培优、体育精神培育、勤工助学改革,探索形成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连续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 11 项,其中“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整体优化思政课主渠道,实现教学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信仰体系”转化,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有效途径,共同打造思政教育“同心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四位一体、多方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连续获得“挑战杯”优胜杯、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坚持不懈抓好“双一流”建设这一战略工程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对高等教育作出的重要顶层设计,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

 定位和方向指引。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的“双一流”建设,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中国教育优秀历史传统相结合,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弯道超车”;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高校党委需要牢牢把握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以“双一流”建设为统领牵引,凝心聚力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

  江南大学党委始终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发挥学科优势为国家和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服务。学校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在 ESI 评价榜上,农业科学等 5 个学科进入全球前 1%。

  同时,学校注重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努力在核心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与支撑,诸多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和中国专利奖金奖,以一流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支撑保障一流学科建设。

  坚持不懈抓好文化建设这一铸魂工程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所大学传承发展的内在基因,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牢牢把握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以塑造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为落脚点,在文化传承创新中,体现文化自信。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自身的历史传统相结合,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课堂、生活和文化之中,培育气质鲜明的大学文化,使之成为大学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引领社会风尚。

  江南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秉承“因轻而立,依轻而兴,靠轻而强”的传统,融合崇文重教、经世致用、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江南文脉和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教育传承,凝练形成了“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

 训精神。这既是学校师德师风的体现,是学校校风校魂的写照。

  新时代,学校坚持文化铸校,系统推进优秀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实现大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以一流学科文化塑造“双一流”的精神底蕴,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建设全球首家以中华食品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以校园文化精品建设作为以文化人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学校连续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高校党委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书写教育奋进之笔,在新的征程上实现高校新的跨越发展。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