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益文库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工作汇报 共同富裕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党课下载 不忘初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镜头语言的运用【精选推荐】

时间:2022-06-12 17:06: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镜头语言的运用【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镜头语言的运用【精选推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镜头语言的运用

 

  题目:舌尖上的中国 姓名:侯昆峰 专业班级:  机械( 2 1) 编号:  4 6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研室  2 0 12 .12   

  纪录片鉴赏考试 成绩

 《舌尖上的中国》

 学号; 311104002111

 姓名:

 侯昆峰

 专业班级:

 机械(21)

 《舌尖上的中国》 讲述了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 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 伦理灯方面的文化, 揭示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 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 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纪录片简介 该纪录片共七集, 每一集的主线采取了碎片似的剪辑方式, 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 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 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第一集 自然的馈赠

 本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 草原, 山林, 盆地, 湖泊)

 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 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 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 潮湿, 酷热, 严寒)

 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 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 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 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感谢大自然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第二集 主食的故事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 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 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一个异彩纷呈、 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

 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 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 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 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三集 转化的灵感

 本集着重描绘了人与微生物携手转化成美食的故事。

 中国人的老祖宗, 用一些坛

 坛罐罐, 加上敏锐的直觉, 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

 腐乳、 豆豉、 黄酒、 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 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

 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

 而这种手法被称作 “发酵”。

 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 要营造条件, 要把握机缘, 要经历挫败, 从而由“吃” 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第四集 时间的味道

 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 金华火腿, 烧腊, 咸鱼(腌鱼)

 , 腌菜, 泡菜, 渍菜, 以及盐渍, 糖渍, 油浸, 晾晒, 风干, 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 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贮藏食物从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携带发展到人们对食物滋味的不断追求, 保鲜的技术中蕴涵了中国人的智慧, 呈现着中国人的生活, 同时“腌制发酵保鲜” 也蕴含有中国人的情感与文化意象, 如对故乡 的思念, 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第五集 厨房的秘密

 本集主要透过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 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

 与西方 “菜生而鲜, 食分而餐” 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 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 香、味、 形、 器。

 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 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 都能把“水火交攻” 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 这是 8000 年来的修炼。

 我们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煮、 蒸、 炒三次重要的飞跃, 他们共同的本质是水火关系的调控。

 第六集 五味的调和

 本集描绘了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 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

 10 个故事, 涉及川、 鲁、 粤、 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 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 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 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 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中国饮食素有“味” 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 不同的调味品, 不同的调制手法, 不同的调味大师, 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

 咸鲜, 甜咸, 酸甜, 酸辣, 麻辣, 香辣, 苦香, 鲜香……每

 一种美食, 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 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

 第七集 我们的田野

 第七集 我们的田野 作为最后一集, 本集带领观众完成一个回归——从餐桌回归大地。

 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 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 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 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方式才能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优良和清洁。

 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 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 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 改造自然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在端上视觉饕餮盛宴的同时, 更记录了中国千年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 以及一菜一羹背后的人情温暖。

 很多“吃货” 表示, 好想边看这部纪录片边在手边备份美食, 既饱眼福, 又饱口福, 回味主题后, 还是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 。

 从片中可以感知到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 这里的国民对待生活、 对待家庭, 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

 丰富的食材 高清镜头下, 东方美食端上“深夜盛宴” 。

 从查干湖捕鱼到南海渔夫, 从山东烙饼到**烤馕, 从卤水豆腐到过桥米线……从 5 月 14 日开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仿佛中国料理的美食大全。这一部仅有 7 集的纪录片取代多部热播电视剧, 成为热点话题。

 该剧被誉为“吃货观众的必追剧” 最大原因, 莫过于它在让观众们“一解眼馋” 的同时也随着电视机的镜头走遍中国各地, 踏上了寻找让中国人为之幸福且引以为傲的料理之旅。

 纪录片创作立意:

 这部片子之所以能这么受欢迎, 首先跟他的立意定位是紧密相关的,《舌尖上的中国》

 从字面上讲与舌头有关, 再粗看内容就清楚是与饮食有关, 是讲中国人各具特色的饮食风情, 但不仅仅是讲饮食, 他的立意更多的是展现了制作中华美食的劳动者们如何辛勤劳作, 如何捕猎、 加工、 制作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各种美味食材。

 纵观全片, 自始至终弥漫着一股劳动者辛勤劳作的汗水味道和各类食物扑鼻的芬芳气息。

 这才是他要表现的平民的故事。

 1 人物

  里面大部分的人物都是现实中的普通人, 他们居住在农村、 生活过得简单而又淳朴, 比如在陕北做黄馍馍的黄国盛(老黄)

 和他的老伴儿, 这一

 段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他和老伴儿住在陕北高原上的窑洞里, 儿女都在城市工作, 他俩按理说可以去城里安享晚年, 但他们没有, 老黄每次去城里卖黄馍馍都要踩好几个小时的三轮车, 他的馍馍都是他和老伴儿细心亲自做的, 干净而又好吃, 在他看来累点儿都没什么, 高原上宁静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

 还有湖北嘉兴挖藕人叶茂荣, 他给我的印象很深, 甚至是极大的感动。

 他穿着很长的筒靴, 因为经常要下地, 因此又特别脏, 一跨进藕田就陷进深深的淤泥里, 拔都拔不出来!

 他和其他挖藕人一样, 每天都要早起, 天未亮就出发去挖藕,他说:

 “我家孩子上学的钱, 盖房子的钱都是挖藕挣的”。

 还有很多, 采松茸的卓玛、 捕鱼的远洋船长林红旗等等, 片子的叙述, 每位厨师、 每位与食物有关的人, 都当成“角色” 去打造。

 他们都在为远离乡 村的人们输送新鲜而美味的食物, 或许应该用《自然的馈赠》 里最后的解说词来形容: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味时, 应该感谢的是那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

  2 食物 对于里面的食物, 看过的人没有不想亲自去尝尝的欲望吧!, 那一个个刚出锅的冒着热气的黄馍馍、 那经过大半天才挖到的松茸在锅里冒着香气,酥软着身子、 那绿绿的健康又营养的糯米……看着嘴巴里就情不自禁地溢出口水,能达到这种效果, 摄影师功不可没, 他们特别强调, 对待食物, 不会直接呈现,而是要设计一些周折, 用一些技巧, 把它们体现出来。

 ○ 1在摄影上, 要把最有魅力的一面展现出来。

 要拍出来那种垂涎欲滴的视觉效果, 运用近景拍摄手法, 给每样食物以特写, 像拍模特一样, 带着欣赏与探究奥秘的心情去拍, 表现食物不可替代的美观、 自然。

 ○ 2当然, 这些食物都是来自寻常百姓饭桌上最常见的饮食, 因此你就会惊奇:“哇, 我婆婆也做过这个菜诶!”“哇, 以前我还在这吃过这个菜!

 真的很好吃!”“我好想回家, 吃我妈妈做的菜······” 这就是一种温情, 这就是我们在舌尖上寻觅到的家乡 , 因为普通而打动人, 因为相近而启发人, 这是舌尖上的故乡 , 我们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 加起来就是舌尖上的整个中国!

 ○ 3最后, 就是这个食物得特别的中国, 在它身上能够沉淀一些历史精华和文化传承性的东西。

 我的看法:

 我们的饮食, 向全球表达了中国人的世界观。

 对食物的看法和做法, 代表了中国人的温情、 善意和灵性。

 百姓视角的饮食观, 是对中华美食最恰当的哲学表达。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一炮而红, 挑剔的人们甚至给出了和国际知名纪录片相同的高分。

 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美食切入, 不仅让唾液受到刺激, 也让心灵得到温暖, 凝聚起华夏的文化认同。

 这是一部能成为经典的片子,这种经典, 不仅仅体现在美食拍得让人流口水上, 更因为它抓住了中国饮食背后的文化核心, 体现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 “食道即天道” 的价值观。

 正因为中国人在吃方面的文化成就, 才使我们今天依然是人口和子孙繁衍最旺盛的族群。“从五谷中获得温饱” , 是人类文明史的基础。

 而中国文明的巨大财富, 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也能在食物的层面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中国人而言, 吃更是一种“幸福生活” 。

 中国人在美味上发展得极其丰富, 也因此中国人的胃口被调教得非常娇气。

 一家餐馆可以服务不好, 但不能味道不好, 这与西方恰恰相反。

 《舌尖上的中国》 不仅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恩, 也是对中国饮食文明的礼赞。我们不仅讲究与自然的和谐, 同时也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越了自然。

 我觉得该片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平民的美食观, 介绍的美食几乎全是家常菜。

 美食本身不是出自大厨大师, 而是出自寻常生活、 里弄街巷, 享受美食本无需花费奢靡, 这才是真正找到了美食的灵魂。

 如孟子所言:

 口之于味有同嗜也。

 人与人在美食的追求鉴赏上本无多大差异。

 所以, 我们的饮食文化, 不仅顽强地昭示出文化认同的根脉和家乡 之情, 也透视出对美食的追求与品尝人人平等。

 如此百姓视角的饮食观, 是对中华美食最恰当的哲学表达。

 《舌尖上的中国》 是一种才下舌尖, 又上心间的心灵感受。

 自古中国就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

 每一种味觉, 每一种美味, 其中蕴藏的不仅仅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更是中国百姓所寻求的一种根, 一种温情, 一种同民族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舌尖上的中国, 是每个国人的中国, 是一种归宿, 是一种内心地踏实。

 品种多样的中国菜, 不仅体现了一个地区的自然特色, 更体现了中国博而同的认同感, 传承千年的文化历史, 不仅是民族的历史, 更是国民意识的体现。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镜头语言的运用

 

 纪录片是运用镜头、 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 自然环境、 客观的反映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真物、 真事、 真情、 真景, 着重展现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原生态, 排斥虚构和扮演的功能性节目。

 然而随着纪录片的不断发展和受众接受水平的提高, 这种纪录片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纪录片要赢得广大受众就必须实行大众化, 不感动受众, 不贴近受众, 纪录片就就不会最终面向大众。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现阶段的纪录片定位: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纪录片是一种高品位的影视形态; 从媒介的角度看, 纪录片是和新闻一起支撑电视机构、 最能体现电视台创作水平的节目类型; 从艺术的角度看, “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1 ], 一种动用多种影视手段达到真实的叙事艺术。

 因此综上所述, 记录片故事化、 叙事性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与方向。

 认真分析研究纪录片的特性与它的故事化叙述方式的发展趋势,也是我们现阶段在纪录片创作中必须要思考的一项新课题。

 一、 浅析纪录片的故事化是纪录片增强可视性的必然选择 如今, 重故事性已经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一种共识。

 “通过具体故事讲述人生命运、 生活经历和社会事件,成为纪录片创作的普遍思路。

 ”不仅故事型作品广受欢迎, 就连政论型、 文献型纪录片, 也都在“努力搜集大大小小的故事、 情节, 用以书史、 说理、 传播知识, 从而把教育性、 理论性题目做得更富于影视特点。

 ”[2] 纪录片的故事化受到欢迎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故事化符合受众的收视习惯。

 人是知、 情、 意三者的统一体, 影视作品也相应的有教育、 愉悦和认知三大功能。

 愉悦功能是艺术作品一个主要功能, 而且是实现另外两大功能的必要手段, 影视作品一旦丧失愉悦性, 另外两大功能便无从实现。

 今天, 用电视这种最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来讲故事, 更容易做到在叙述过程中渲染细节、 刻画人物性格, 以活生生、 有血有肉的人物个性去吸引观众。

 这种赋思想以鲜活的故事, 使电视传播行为更感性化和人性化因而更引人入胜, 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接受习惯, 必然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市场的认可。

 纪录片故事性客观存在于日常生活里。

 每个人的生活里都充满着故事, 因此故事性并不是故事片的专利, 以真实反映生活为己任的纪录片也可以而且必须要有故事性, 没有故事的纪录片反而不真实了。

 再者,纪录片追求故事化是其内在自身发展的需要。

 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纪实, 纪实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叙事性,由此看来, 将纪录片“娱乐”与“思辨”这两大属性进行良好的嫁接, 是纪录片既不辱使命又能赢得观众的两全之策。

 从二十世纪的纪录片师祖费拉哈迪的“搬演”到二十一世纪, 纪录片采用高科技的“真实再现”, 都是为了增加纪录片的吸引力。

 当然, 纪录片的娱乐化不是一般意义的闹剧式娱乐, 而是本着非虚构的基本底线对传统叙事方式的一种突破, 就是尽可能动用一切艺术表现手段增加纪录片的可视性, 最终目的是能让观众坐下来观看, 并能感悟到你所要表达的思想。

 二、 浅析纪录片故事化的手段 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 采访的艺术、 编辑的艺术, 纪录片的表述更重于展示事物的发生、 发展过程。有了过程, 才有故事性, 才有动感。

 所以, “纪录片的价值就在于为今人和后人提供了有助于相互了解的真切过程……所谓过程, 就是历史, 真切的过程, 就是历史真相”[3]。

 这样的价值性必然要求纪录片的故事化道路有其特定的延伸。

 1 .镜头对准人 人物, 对于纪录片中的故事来说是第一位的。

 “讲述”一个好的故事, 没有对人物的深刻纪录是不行的。

 纪录片一代元老陈汉元先生曾说:

 “电视纪录片纪录的是人的生命轨迹, 是人的一段历史,是对人的尊重”。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学院的钟大年先生也曾说过:

 “人的生存意识, 生命意识所孕育的文化精神在许多电视纪录片中成为一种境界。

 ”笔者认为:

 纪录片创作中最有意思, 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拍人物, 因为人物是映射一个时代和现实世界的最典型的代表。

 可以这样说:

 人, 是纪录片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人的思想、 人的情感、 人的行为、 人的真善美、 人的假丑恶、 人的环境、 人的社会意识……已经成为今天电视观众强烈渴求看到的主题。

 他们渴望看到“老百姓的故事”, 渴望看到人在社会生存中的价值, 渴望看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 正成为纪录片创作者关注的主角, 人的内心世界正成为纪录片探索的重要内容。

  2、 定位好故事性 怎样才能寻找到故事性的完美定位?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连续播出了 35 年不倒并为几代人所共同喜爱的栏目《60 分钟》 的观点是:

 冲突的情节和有趣的人物是构成好故事的基本要素。由此可见, 一个富有故事潜力的选题就是看选题中有没有矛盾, 能不能形成冲突。

 人是纪录片故事化的主

 角, 纪录片千奇百怪的事件, 各式各样的故事, 都是因人而产生的,

 讲述一个好的故事, 没有对人物的深刻纪录是不行的。

 纪录片关注人, 人的行为经历从一种状况到另一种状况的转变, 就是事件, 事件是纪录片故事化不可或缺的载体。

 事件从发生、 发展、 高潮一直到结束, 有一个完整的过程, 有了过程才有故事性, 才有动感。

 纪录片中往往是感人肺腑的事件构成了作品的灵魂, 它将观众带进了大自然、 带进了现实生活, 使人看过一遍后久久难以忘怀, 并从中受到启迪。

 3、 挖掘拍摄中的故事性 “纪录片的故事化, 强调表达形式的情节叙事因素, 不仅以‘讲故事’的方式代替自然主义的刻板记录, 而且在题材选择和表现内容上偏向人文世界的深度挖掘。

 ”[4] 纪录片需要有一定持续的时间展示其真实的故事, 以带给观众真实的视听震撼。

 “我们看到一个人眼睛逐渐湿润, 眼角上慢慢出现泪花, 我们会与落泪者共时体验到他那难以抑制的悲伤或感动, 而一场没有起始的直接的嚎啕大哭就显得突兀甚至莫名其妙。

 ……我们要尊重客观情感原生态和观众心理体验情感的心理过程, 就要尊重纪录情感的铺垫、 积累与释放的动态过程, 而且惟有在这尤其有落的过程中, 我们才有时间揣摩、 了解、 体味那引起心灵震颤的情感的真谛……”[5]由此可以看出纪录片的故事性是需要在创作阶段就要挖掘与发现的。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

 纪录片拍摄者的洞察力, 是建立在对生活本身或事件进程的全方位研究基础之上的准确预测, 或者是经过长时间观察等待的结果。

 一些纪录片拍摄者为了能拍到精彩的故事, 不惜花费数年的拍摄时间。《平衡》 是一部关于保护藏羚羊的电视纪录片, 导演花了三年时间跟随西部牦牛队长途跋涉在可可西里高原上, 历尽艰辛, 千难万险, 寻找和挖掘到了一个感人的环保故事, 并拍成了纪录片《平衡》, 而《平衡》 这个真实的环保故事又引起了电影导演陆川的注意, 于是陆川拍了电影《可可西里》, 故事就取材于《平衡》。

 这个例子说明了纪录片的故事性是以客观性为前提的, 故事片中的故事可以“创作”, 而纪录片中的故事则只能“挖掘”———创作者必须凭自己的经验和敏感去把握在眼前晃过的生活, 从中挖掘故事、 发现故事并抓住故事。

 4、 对画面进行故事化剪辑 为什么面对同一件事, 有的人讲得绘声绘色、 听的人兴致趣盎然, 而有的人却讲得平淡无奇、 听的人亦味同嚼蜡? 关键就在于讲故事的方法。

 纪录片讲故事的方法体现在后期编辑上, 就是对素材进行选择和组合, 选择和组合得当, 原本好的内容可以变得更精彩, 某些一般的内容也能发挥得较出色。

 纪录片编辑的过程同故事片一样可以设置悬念、 人物铺垫、 交叉叙事、 加快节奏等创作方法, 在剪辑技巧上都需要采为什么有的片子在看素材的时候兴奋不已, 可是编出成片看的时候, 却不过隐,原因就编导不会安排故事情节的兴奋点。

 对于纪录片的兴奋点的把握, 是从选题开始的。

 一个富有矛盾、富有戏剧化冲突的选题, 已经具备了作品兴奋点的雏形。

 我们都知道, 有矛盾才会有戏剧化冲突; 有了戏剧化冲突就会有兴奋点。

 兴奋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看点”, 有了 “看点”, 才会有“播点”和“卖点”。

 因此,一部纪录片里必须具备许多“兴奋点”, 使观众觉得好看并且能看下去。

 中央电视台《纪事》 栏目要求 45分钟的节目至少不低于 1 2 个兴奋点, 纪录片需要好看, 需要有兴奋点, 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 而纪录片应该如何把故事编辑的更好看、 更有戏剧化冲突, 则是个技巧上的问题。

 因此决不能忽略在“二次”(后期)创作中, 形成更多的兴奋点。

 这些兴奋点要像过山车一样起伏错落, 富有刺激性, 调动观众的收看情绪和兴趣, 一直到片子结束。

 让故事的开始充满力量夺人眼球, 当然对于整个故事还要求开头直接明快。

 “兴奋点”就是能引发观众在观看时产生情绪变化的情节或细节。

 它可以是情感的、 悬念的、 幽默的, 也可以是深思的、 富有启发性的; 它可以是画面的, 也可以是言语的; 它可以是娱乐的, 也可以是悲情的……著名的纪录片人时间先生对“兴奋点”进行了概括, 提出了一个“三点学说”的理论。

 包括悬念点、 疑点和争议点这三点, 所谓“悬念点”, 就是让观众好奇和着迷的点, 通俗地讲, 就是卖关子的点, 因为一切都处于未知的进行状态中, 除了编导外(编导掌握全盘素材), 谁也不知道在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 虽然编导知道但就是不告诉你; “疑点”, 就是有多种说法的点, 通常来说就是打“问号”:

 比如多种可能哪个是答案? 多种解释哪个最科学? 一个问题解决了是否又产生新的疑问? 在提出问题、 拆解问题、 找到答案的过程中, 完成对节目段落的表述; “争议点”, 就是两种不同观点的交锋点, 谁是谁非? 谁正确谁谬误? 将激发观众参与判断的愿望和兴趣。

 总之, 纪录片的故事是靠兴奋点来支撑的, 在后期编辑中, 通过搜寻和安排兴奋点, 可以把故事编得丝丝相扣, 合情合理, 更有戏剧冲突, 像故事片那么好看。

 通常一部 50 分钟时长的纪录片至少不低于 1 2 个兴奋点, 一部 20 分钟时长的纪录片也需要 6 个左右的兴奋点。

 要讲好故事, 就是抛弃过去那种平铺直叙的创作方式,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 编排出一个相对完整和连续的矛盾冲突过程, 因果关系、 开端、 发展、 高潮都有较好的关照, 这种故事化的编辑方法使纪录片的可视性远远高于那种“原生态纪录”。

 纪录片学者任远先生将“一个主题、 一根主线、 一个故事”称现代纪录片的“三一律”。

 “三一律”的实质, 就是将事件组织成一个故事的问题。

 不仅以“讲故事”的方式代替自然主义的刻板记录, 而且还将观点巧妙地隐藏在故事的背后, 达到传播的效果。

 美国探索频道曾这样说过“我们节目长盛不衰的奥妙在于我们知道怎么讲述一个好的故事, 而我们的方法和经验全部在我们的节目里面了。

 ” 三、 浅析纪录片故事化的拍摄技巧 “真实再现”———就是根据历史事实, 用表演的方法, 部分还原过去的人物和事件。

 我们知道, 刚刚过去的一秒钟也成为了 过去, 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已经成为过去时态的事件和细节, “真实再现”是一种可以适当运用的方法。

 运用“真实再现”的方法, 可以让观众进入再现的过去情景中, 有直观的感性认识。

 简言之, “真实再现”就是坚持让“画面说话”, 不仅弥补影像资料的不足, 更是为了 强化纪录片的故事性。

 “真实再现”除了搬演重现以外, 还包含三维数字特技等手段。

 如北京科学电影制片厂和广西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史诗纪录片《圆明园》, 通过大规模的三维仿真动画技术, 真实再现了皇家园林圆明园从修建到毁灭的兴衰过程以及皇家的生活故事。《圆明园》 第一次创造了将实景和三维动画相合成的艺术氛围:

 祖孙三代牡丹园相聚、 大水法的建造过程、 清朝鼎盛时期的圆明园盛景等。

 毕竟, 对过去历史完完整整地还原是一个几乎不太可能的任务, 历史的细节浩如烟海, 即使考证再严密也难免百密一疏。

 因此, “真实再现”必须准确把握尺度。

 从现有的获得成功的纪录片看, 都有如下两个共同点:

 一是要避实就虚, 用氛围说话; 二是搬演时也要避免长镜头, 而是大量使用分切镜头、 特写镜头, 增加节奏感。《故宫》 在表现搬运石料这一史实时,使用数字特技在宏观镜头上描绘出满满荡荡的搬运队伍, 而在微观镜头的处理上则使用车轮、 马蹄等局部特写指代那些拿不准的影像细节;《圆明园》 中的皇帝经常只是走走位而己, 不许开口说话, 全片没有对白,如此处理, 并不会给历史学家考据的把柄, 算是“真实”和“再现”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即兴拍摄”———纪录片在拍摄中经常会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事件, 往往这就是构成故事的最好素材之一。

 纪录片拍摄者必须要有即兴拍摄的意识和冲动。

 即兴拍摄, 就是对突然发生的事物有所感触, 临时发生兴趣而进行的创作。

 这对纪录片的故事化纪录相当重要, 临场发挥、 即兴抓拍, 可能捕捉到大量的故事化情节和细节。

 大型纪录片《龙脊》, 有一个经典的细节:

 主人公一边插秧, 一边夸奖考试成绩好的孙子说“潘能高, 真能干!

 ”, 这是导演先前不曾料到的, 即兴拍了 下来, 由于这个细节对推动故事进展起到很大作用, 导演当时高兴得差点把摄相机扔到田里去。

 “即兴拍摄”, 打破了过去习惯先进行采访, 写出提纲,然后再进行拍摄的模式化、 公式化、 概念化的创作方式, 它的好处:

 一是避免了导演摆布, 给观众展现了真实的情景; 二是突破了传统纪录片往往居高临下地向观众传播采编者按主观意图加工制作的信息, 缩短了 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三是有利于提高摄制效率, 因为是即兴...

推荐访问: